竹鼠养殖周期通常为6-8个月
作者:农资贤友•更新时间:8小时前•阅读2
在农业产业中,竹鼠养殖因其独特的经济效益而备受关注。从一只幼鼠的诞生到它成长为成熟可出栏的竹鼠,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竹鼠养殖的周期及其关键环节。
初次踏上竹鼠养殖的道路, 要做的就是引种。一般初次引种不宜过少,建议至少二十对或十组以上,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二次选种基数。此外,选择有野生动物养殖许可证、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竹鼠养殖场进行养殖,不仅能保证种源的质量,还能享受售后服务,如技术支持、难题咨询等。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在自己熟悉可靠的养殖场引种,但无论如何,种源的质量是关键。
2、这期间会有吃幼崽的母鼠、扔幼崽的母鼠,甚至是不配种的公母鼠。这些性情凶猛、屡教不改的公鼠,性能力差的公鼠,都应该被淘汰。
进入旺产期-二次选择。
第二年,竹鼠开始进入旺产期。此时,养殖者需要对竹鼠进行二次选择,淘汰那些繁殖能力差、体质弱的个体。这一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提高竹鼠养殖效益的关键时期。
精选后优良成年种鼠开始有较好经济效益,但在此期间,必须考虑后备种鼠的贮备问题。否则,两三年后养殖场就会有“断炊”的问题。
3、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后,每年应留下备种鼠,保证可以填补种鼠作为商品鼠出售后留下的产能缺口。
养殖阶段 | 关键环节 | 注意事项 |
---|---|---|
第一年 | 引种-成长-成熟-发情配种-育崽 | 确保种源质量,加强管理 |
第二年 | 进入旺产期-二次选择 | 淘汰繁殖能力差、体质弱的个体 |
第三年到五年 | 精选优良成年种鼠,考虑后备种鼠贮备 | 保证产能缺口填补 |
第六年及以后 | 每年留后备种鼠 | 持续发展,保持产能稳定 |
竹鼠养殖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其成熟周期在6-8个月,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保养殖成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A养殖场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区,自2017年开始养殖竹鼠。通过严格把控引种、初选、旺产期选择、经济效益实现和种鼠储备等环节,A养殖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