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疫病是一种危害西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发生规律 | 防治方法 |
---|---|
西瓜疫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的土传病害。它不仅侵染西瓜,还可以危害黄瓜、甜瓜等多种葫芦科蔬菜。 主要发生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尤其在多雨年份,发病更为严重。 |
为了有效防治西瓜疫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如湘西瓜3、4、6号等。 实行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控制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使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 |
西瓜疫病主要危害西瓜的根茎部,叶果也有少量发病情况。疫病在西瓜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危害叶、茎及果实。
具体表现为:根茎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圆形或不整形病斑,湿度大时,腐烂或象开水烫过。
西瓜疫病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发病温度为28-30℃,低于15℃的发病受到抑制。
中心病株出现后,日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或旬降雨量达到100mm以上病势发展迅速,容易流行。
10天以上无雨,又不浇水,病害就停止蔓延。雨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排水通风不良,种植过密,发病严重。
药剂预防:播种前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晾干播种或催芽播种,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0-700克拌种子100公斤。
农业防治: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清洁田园,切断越冬病原菌感染源,发现病株立即拔出,集中深埋或烧毁,不需要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药剂防治:发病前可使用氟吡胺霜霉菌威湿性粉剂600倍,或70%丙森锌湿性粉剂400~600倍,或60%吡唑醚酯代森联1200倍,或70%代森联700倍液灌根或喷雾。
案例分享近年来,我国某地区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西瓜疫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具体案例如下:
某农户种植西瓜时,采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并加强田间管理,有效控制了西瓜疫病的发生。
某农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对西瓜疫病的认识,并推广了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了疫病的发病率。
例如,在2018年夏季,某地连续降雨,导致西瓜疫病大爆发,给当地西瓜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湘西瓜3、4、6号、湖南沁无种西瓜、琼雪、庆红宝等。
某地西瓜种植户小李,在2019年遭遇西瓜疫病困扰。他采取了以下措施:选择了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了合理的农业防治;最后,及时使用了药剂防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西瓜终于度过了疫病危机,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保障。
小李的经验告诉我们,西瓜疫病的防治并非无解,关键在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前预防,及时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