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创新带动村民养水蛭,年产值超500万
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的沙坪镇双六村委矮岭村,有一位名叫黄成的90后小伙子,他将一种让人避之不及的生物——水蛭,变成了致富的宝贝。他不仅自己养殖水蛭,还带领村民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年产值超过500万元。
黄成,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对水蛭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合浦卫生学校学习临床检验专业时,就对各种生物的功效与作用有了深入了解,尤其是水蛭,深深吸引了他的关注。
年份 | 养殖面积 | 年产种苗 | 总产值 |
---|---|---|---|
2011 | 5 | 50 | 10 |
2012 | 10 | 100 | 20 |
2013 | 20 | 200 | 40 |
2014 | 30 | 300 | 60 |
2015 | 50 | 500 | 100 |
2016 | 500 | 2000 | 500 |
黄成在2010年还在上学时,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他了解到水蛭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于是决定辞去在广西区第二戒毒劳教所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养殖水蛭。
只是,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黄成在第一次尝试养殖水蛭时,由于经验不足,蛭苗死亡近60%,损失惨重。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继续养殖水蛭的决心。
为了学习养殖技术,黄成多次前往江苏、安徽、广东等地的水蛭养殖大户那里请教,并出了一套科学的养殖方法。2012年,他 尝试养殖水蛭,并取得了成功,这一年他获利3万多元。
黄成的成功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养殖水蛭的行列。他牵头成立了灵山县矮岭蚂蟥专业养殖合作社,带动了60多户群众纷纷加入养殖水蛭。合作社已建立了5个分场,养殖基地规模已达500亩,年产种苗可达2000余万条,总产值超过500万元。
黄成表示,他计划明年再包一块地,扩大养殖规模,并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尝试,就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小伙创新带动村民养水蛭,年产值超500万,探索致富新路径。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水蛭养殖:村民致富新引擎。
首页游戏科技音乐知识乡村新动力水蛭养殖,黄成引领致富路 2018年11月8日发布
22岁的黄志杰,看到了黄成的成功,也毅然加入了合作社。由于资金有限,黄志杰只养殖了4亩水蛭。黄成不仅亲自指导技术,还免费提供石螺给黄志杰养殖。黄志杰感慨地说:“感谢黄成哥的帮助,是他让我看到了住洋房、开小车不是梦。”
尽管水蛭价格高昂,但市场需求仍然旺盛。黄成的养殖基地年销售额已超过500万元。在80平方米的池子里,成千上万条水蛭正茁壮成长。
合作社成立:共筑致富梦 技术突破:从失败中学习 未来展望: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