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一种吸血环节动物
水蛭,这种神秘的吸血者,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水域中游弋。它们不仅是一种吸血环节动物,更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生物。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水蛭的种群分类、产地分布、生活习性以及药用价值。
水蛭,又名蛭,是一种吸血环节动物,主要分为旱蛭、水蛭和寄生蛭三种。全球共有500多种水蛭,我国有2目、8科、33属,近100种水蛭。其中,水蛭主要生活在内陆淡水水域,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
种类 | 特点 | 分布 |
---|---|---|
日本医蛭 | 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背面绿中带黑,有黄色纵线5条。 | 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等地。 |
宽体金线蛭 | 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背面暗绿色,具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 |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
茶色蛭 | 体较宽,体金线蛭略小,呈柳叶形,扁平背部棕绿色,有5条细密的绿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 |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
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山东微山、东平、南阳湖等湖中
江苏苏州市郊、吴县等地
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水蛭可摄食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等。
水蛭的繁殖方式为卵生,产卵期一般在6~10月。水蛭的生存能力强,每到春暖即行活跃,冬季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
水蛭的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来,水蛭的药用价值逐渐被挖掘,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了解了水蛭,一种吸血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水域。,现在聚焦于水蛭:医疗新宠,未来医疗领域潜力无限。
水蛭的吸血方式独特,它不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而是在人体皮肤表面,利用吸盘吸吮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液。水蛭属于需氧软体生物体,是无脊椎软体动物,无骨架结构,全体均可利用。
1. 日本医蛭:日本医蛭是常见的一种水蛭,别称医用蛭、蚂蟥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医蛭科、医蛭属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等地。水蛭是体外寄生虫,靠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为生,一只水蛭一次能吸食3~10毫升血液,对人体的为害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水蛭吸血时伤口不能自行止血,从而导致血液大量流失;其二是水蛭携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
2. 宽体金线蛭:宽体金线蛭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背面通常暗绿色,具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背中线1条较深。腹面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体环数107。环带明显,占15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在38~39环沟间。眼与日本医蛭同。前吸盘小,颚齿不发达。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