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长毛现象是指河蟹体表出现异常毛发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时常会遇到一种令人头疼的现象——河蟹长毛。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河蟹的生长,还可能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深入解析河蟹长毛现象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防治策略。
河蟹长毛现象是指河蟹体表出现异常毛发,这些毛发可能是长而细的,也可能是短而密的。这些毛发不仅影响河蟹的外观,还会导致其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河蟹死亡。
疾病名称 | 症状 | 发病原因 |
---|---|---|
水霉病 | 体表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物,毛发 | 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 |
固着类纤毛虫病 | 背壳、步足以及鳃上形成绒毛状物 | 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池水 |
丝状藻病 | 体表着生较长的绿色丝状绒毛,绒毛弯曲无规律 | 水质过肥,pH值小于7.5,池中长有青苔 |
水霉病防治: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333克二氯海因,兑水全池泼洒。
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可用500克纤虫净或杀虫净等杀虫剂兑水全池泼洒。
丝状藻病防治: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用15千克~20千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以提高pH值;并用螯合铜500克兑水全池泼洒,或用杀青苔200克拌土全池撒施,8小时后再部分换水。
案例分析某养殖户在阳澄湖地区养殖河蟹,由于连续多日未进行水质管理,导致河蟹出现大量长毛现象。经过及时诊断,养殖户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并在一周后观察到河蟹长毛现象明显减少,河蟹生长状况逐渐恢复。
河蟹长毛现象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保障河蟹养殖的顺利进行。
河蟹长毛,表面看去,蟹体表面附着绿色绒毛,不雅观且影响河蟹生长。这些绒毛弯曲无规律,使河蟹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呼吸困难,螯足不夹人,不能脱壳而死。这主要是因为河蟹体表寄生水霉菌、丝状藻和固着类纤毛所致。
1. 水霉病: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附着在河蟹体表,形成毛状物。发病原因与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有关。
1. 水霉病防治: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333克二氯海因,兑水全池泼洒。
阳澄湖大闸蟹,作为我国著名的特色水产,其品质受到广泛关注。只是,阳澄湖大闸蟹也曾面临长毛问题。通过以上防治策略,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成功解决了长毛问题,保证了大闸蟹的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