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各阶段需水量不同,了解浇水要点对产量至关重要
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几乎每家都有种植。水是作物进行水合作用的基本元素,对玉米的生长尤为关键。尤其在玉米需要水的时候,缺水会对生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那么,玉米各生长时期的浇水要点是什么呢?跟随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玉米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年度间差异很大。在西北、华北地区的干旱年份,玉米一生消耗水分每亩200~300立方米;中等年份150~250立方米;湿润年份130~180立方米。玉米产量越高,消耗的水分就越多。
生长阶段 | 需水量特点 | 灌溉建议 |
---|---|---|
出苗期 | 需水量较少,但叶面积系数高 | 适当干旱,促进根系发展 |
三叶期 | 需水量较少,但光合作用旺盛 |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多浇水 |
拔节期 | 需水量增加,植株快速生长 | 土壤水分维持在60%左右 |
抽雄期 | 需水量最大,耗水强度高 | 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浇水 |
开花期 | 需水量适中,气温高,蒸腾作用旺盛 | 保持土壤湿润 |
抽丝期 | 需水量大,根部快速生长 | 确保植株不出现干旱情况 |
籽粒形成期 | 需水量适中,干物质少,体积增大快 | 土壤含水量在75%左右 |
成熟期 | 需水量适中,主要作用是催黄 | 浇“催黄水”,颗粒饱满,成熟度好 |
总的玉米一生需水动态基本上遵循“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偏多”的变化规律。掌握好这一浇水规律,基本上玉米的生长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灌溉还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玉米品种等因素综合考虑。
由玉米生长各阶段需水量不同,了解浇水要点对产量至关重要。引出的思考,延展至玉米需水规律解析,精准灌溉增产秘诀。
1. 拔节期此时,玉米开始拔节生长,植株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相应增加。保证水分充足供应,可以减缓玉米的干枯速度,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促进生长。此期浇水以滴灌方式最佳,分两次进行,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另一次在乳熟期。
2. 小/大喇叭口期出苗期适当干旱对玉米生育有益,拔节后需水量增大。此阶段浇水要适量,以维持土壤水分在60%左右为宜。
3. 抽雄期抽雄期耗水强度最大,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干旱、缺水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当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应及时浇水。
6. 成熟期此时主要是浇“催黄水”,以促进玉米颗粒饱满,提高成熟度,实现丰收。
三、精准灌溉,增产秘诀精准灌溉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根据玉米各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同时,结合土壤水分监测、天气预报等信息,及时调整灌溉计划,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供应充足。
四、本地化案例分享在山东省某地区,农民张先生通过学习玉米需水规律,采用精准灌溉技术,使得玉米产量提高了20%。张先生表示,掌握玉米需水规律,合理灌溉,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