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进口香蕉奶因不符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被扣留
日期 | 事件 | 地点 | 涉及产品 |
---|---|---|---|
2024年 | 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发布针对我国食品的召回通报 | 全球 | 果汁、烤花生等 |
2025年5月15日 | 韩国食品药品部发布对中国产花生进口检查指示 | 中国 | 花生 |
2025年5月13日 | 美国FDA更新进口预警措施 | 美国 | 果汁、烤花生等 |
11月8日 | 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拦截不合格进口食品 | 中国青岛 | 韩国某品牌香蕉牛奶 |
近日,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韩国某品牌香蕉牛奶存在大量固体团,严重时会引起腹痛等症状,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为此,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法对该批牛奶饮料进行了销毁处理,共计2689箱,总重34吨。
事实上,这并非韩国进口食品首次被我国扣留。此前,泰国进口芒果干二氧化硫超标8倍,新西兰进口的“野花蜂蜜”实际竟然掺糖,均因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而被扣留。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要求,所有进口食品必须加贴符合我国标准的中文标签。只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进口食品未按要求加贴标签,给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对此,我国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时务必关注产品标签,特别是中文标签,确保食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有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因此,对于进口食品的监管尤为重要。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香蕉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通过分析韩国进口香蕉奶因不符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被扣留。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韩香蕉奶不符国标,案例警示食品安全。
近期,一则关于韩国某品牌“香蕉牛奶”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食品行业需时刻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
不合格进口食品,隐患重重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频发。2024年,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发布了针对我国食品的召回通报,召回原因包括漏标过敏原、农药残留超标等。5月15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布了中国产花生进口检查指示,我国10家企业被列入FDA红名单。
案例警示,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行业反思,加强监管刻不容缓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把进口食品质量关。同时,食品企业也要提高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此外,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也要提高警惕,关注产品信息,避免购买不合格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