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是一种危害哈密瓜的真菌性病害
李先生: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却又异常严重的病害,正是威胁哈密瓜产业的隐形杀手。它不仅影响着哈密瓜的品质,更在贮运期间给种植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又称白霉病,是哈密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多在贮运期爆发,哈密瓜和白兰瓜尤为易感。其发病特点为:镰刀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营腐生生活,条件适宜时,能从伤口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海南哈密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病害名称 | 症状 | 防治措施 |
---|---|---|
哈密瓜烂瓜 | 果柄处产生圆形略凹陷浅褐色病斑,后四周呈水渍状,病部有的略开裂,裂口上生出白色绒状菌丝体 | 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采收,不可过迟,千方百计减少各种伤口;贮运时控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注意通风散湿 |
蔓枯病 | 果实上初期生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中央变褐枯死,呈星状开裂,引起瓜腐烂 | 适时采收,不可过迟,千方百计减少各种伤口;贮运时控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注意通风散湿 |
红粉病 | 果实染病初现褐色大型水浸状斑,湿度大时长出茂密的白 | 适时采收,不可过迟,千方百计减少各种伤口;贮运时控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注意通风散湿 |
防治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
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采收,不可过迟,千方百计减少各种伤口。
贮运时控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注意通风散湿。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60%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哈密瓜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哈密瓜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果实受损,病斑圆形略凹陷,褐色,因为病情发展,病部四周会呈现水渍状,严重时果实会变海绵状,甜味变淡,最终发苦不能食用。
面对这种情况,李先生并非无计可施。他开始关注品种的选择。通过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李先生选育并种植了抗病品种的哈密瓜,有效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
李先生加强了栽培管理。他学会了适时采收,避免果实过熟,减少了伤口的产生;在贮运时,李先生严格控制温湿度,并保持通风,使得哈密瓜的储存环境更加理想。
最重要的是,李先生采取了药剂防治措施。在病害初期,他喷洒了60%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李先生种植的哈密瓜不仅成功避免了镰刀菌果腐病的侵害,还提升了产量和质量。这不仅让他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也增强了他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和信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这样的农业病害,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护我们的瓜果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