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乐产期调节新技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
在农业领域,芭乐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其产期调节一直是果农们关注的焦点。如今,一项新的芭乐产期调节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实现了芭乐成熟期的可控,从而有效延长了市场供应期。
成熟期可控: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可以精确控制芭乐的成熟期,使其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上市。
延长市场供应期:通过调节芭乐的成熟期,可以延长市场供应期,满足消费者对芭乐的需求。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延长市场供应期,可以增加果农的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利用植物激素调节芭乐的生长发育过程,使其在特定时期开花结果。
通过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影响芭乐的生长发育,使其在特定时期成熟。
结合修剪、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进一步调节芭乐的成熟期。
地区 | 应用时间 | 效果 |
---|---|---|
广西 | 2022年4月 | 芭乐成熟期提前,市场供应期延长 |
福建 | 2022年5月 | 芭乐成熟期延长,市场供应期增加 |
台湾 | 2022年6月 | 芭乐成熟期可控,市场供应期延长 |
因为芭乐产期调节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其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芭乐产期调节新技术有望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高芭乐产业的竞争力
满足消费者对芭乐的需求
增加果农的收入
推动芭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广西地区,芭乐的种植历史悠久,为了提高芭乐的产量和延长其供应期,当地果农们采用了多种调控策略。
方案一:自然开花结果
采用芭乐自然开花结果的方案,即4~5月开花,让其部分结果枝结果,至7~8月份果实成熟。此为正造果。并于6月下旬至7月份对非挂果枝打顶,土施壮果促梢肥,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周年结果。或者在9~10月份用磷酸二氢钾150~250倍液,每五天喷一次,连续三次,可造成适当落叶,促进冬春果生产。
方案二:整枝修剪与叶面喷洒
在福建泉州地区,芭乐成熟期集中于8月中下旬。为延长供应期,果农们在4月上中旬对芭乐树冠上、中两层进行整枝修剪和叶面喷洒5%的硝酸钾溶液,使采果期推迟到9月中旬。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在芭乐新梢萌发后,果农们会在果实上方8─10片叶或老熟处摘心,30─40天后腋芽发带花新梢。采用“清明”除“白露”萌的方法培育冬春果。即在“清明”前后将花和小果全部摘除,并酌情修剪枝梢,促发9月中旬的“白露花”,生产冬春果。全株回缩修剪后,30─50天会整齐萌芽开花。
芭乐产期调节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整芭乐的生长周期,使芭乐在非正常季节开花结果,从而改变鲜果供应期。关键在于掌握芭乐的生长规律,合理运用栽培技术手段。
不同地区芭乐成熟期差异
由于纬度等地理气候差异,在同一地区利用早、中、晚熟品种的果实成熟期不同或同一品种在南北纬不同地区的果实成熟期不同来延长鲜果供应期。例如,荔波地区就通过种植不同成熟期的芭乐品种,实现了全年供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