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杏树胴枯病是一种危害杏树的真菌性病害

杏树,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果树,在北方地区尤其受到果农的青睐。只是,杏树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侵扰,其中,杏树胴枯病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杏树的生长和产量构成严重威胁。

杏树胴枯病是一种危害杏树的真菌性病害
杏树胴枯病的症状

杏树胴枯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枝条干枯。具体病害初期,叶片可能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导致叶片变黄,严重时叶片会干枯脱落。枝条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先是局部出现枯死,最终导致整枝干枯。

病原分析

杏树胴枯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具体为杏树腐皮病菌。这种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侵入杏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导致病害的发生。

侵染规律 防治措施
措施 具体操作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物理防治 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近年来,我国某地区杏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管理不善,杏树胴枯病的发生频率也逐年上升。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农业部门组织了技术培训,指导果农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地区杏树胴枯病的发病率降低了30%,果实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杏树种植过程中,杏疔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主要侵害新梢和叶片,有时也会影响到花和果实。新梢一旦染病,节间会缩短,叶片会变黄增厚,叶脉呈现红褐色,叶肉变暗绿色。正反两面会出现密密麻麻的小红点,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因为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红点会涌出淡黄色的孢子角,形成短毛状或在叶面混合成黄色胶层。这种病害不仅影响杏树的生长,还会导致果实质量下降。

杏树胴枯病是一种危害杏树的真菌性病害

杏树胴枯病的病原体通常在树干或枝条内越冬。翌春,当温度适宜、湿度较高时,病原体通过冻伤、虫伤或日灼造成的伤口侵入树体。病害从早春开始,到初夏不断 ,盛夏病情可能放缓或停滞,但入秋后病情会 活跃。小树由于生长旺盛,更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染。

为了有效防治杏树胴枯病, 要注意科学施肥,确保树体健康,提高其抗病能力。可以使用稻草或麦秸等材料围绑树干,防止冻害。避免或减少日灼,必要时应涂药保护剪口处,防止病菌侵入。及时剪除病枝,并挖除枝干受害部位,涂上药剂进行保护。常用的药剂包括1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45%的晶体石硫合剂15~20倍液等。

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未来杏树病害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管理。除了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品种,也将成为杏树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障杏树的产量和质量,为果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