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种植管理技术:探讨田七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基础与定义
田七,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药材,其种植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田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成功种植田七的第一步。一般选择海拔700-1500米、坡度10-20度的山坡地,土壤以沙质黑壤土为佳。此外,还要确保地块排水良好,光照充足。
指标 | 要求 |
---|---|
海拔 | 700-1500米 |
坡度 | 10-20度 |
土壤 | 沙质黑壤土 |
排水 | 良好 |
光照 | 充足 |
搭棚是田七种植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调节光照和温度。搭棚有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和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两种方法。棚高5.5-6尺,柱距8尺左右,每亩需木柱120-130根。
三、作畦作畦是为了方便田间操作和排水。畦宽为1.8-2尺,畦高5-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畦面呈鱼背形,每亩施基肥30-50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
四、播种播种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2寸或3×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播后用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种子发芽。
五、除草除草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不论一年或两年以上园地,必须做到见草必除。除草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田七的正常生长。
六、追肥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则7-8次,约每隔1-2个月追肥一次。追肥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田七生长所需的养分,确保其健康生长。
天棚透光度对田七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稍小为45%-50%,秋分后气温转凉,透光度可逐渐扩大为50%-60%。
八、冬季护理冬季护理主要包括清除残叶,稀疏围篱,全面消毒一次,并在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目的是为了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和减少越冬病虫。
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必须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
田七种植管理:选地策略
田七种植管理是一项细致且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通过上述各环节的细致管理,不仅能够保证田七的健康生长,还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田七种植管理技术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为种植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