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玉米价格面临再次下跌风险,受供需关系和市场波动影响

东北地区新粮余粮不多,但地方性拍卖活跃,吉林提前启动去库存,四次轮换竞价拍卖。陈粮价格被企业接受,但深加工企业停产,需求动力不足,市场拍卖供应充足,价格走低。

玉米价格面临
下跌风险,受供需关系和市场波动影响

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关联产业链稳定性和价格水平。农户可利用期货市场保值,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东北地区玉米“无量下跌”受持粮者心态影响。下游饲料养殖需求回升,需求增长。优质玉米短缺是制约价格因素,但定向销售扩大,下游需求不旺或致价格走低。下游饲料端扩大开工率,需求增长,供应速度不及生猪存栏增长,市场不宜过于悲观。

安徽省、吉林省、青海省等多家企业参与超期储存和国储存粮定向销售。东北超期存储玉米140万吨,移库927万吨,供应充足。市场恐慌性缺粮情绪缓解。

5月份收储结束后,东北玉米市场购销清淡,轮换玉米供应占主导,出库价在1600-1700元/吨。公主岭、榆树、公主岭中粮生化、黑龙江华润、黑龙江青冈龙凤玉米收购均价分别为1650元/吨、1670元/吨、1650元/吨、1680元/吨、1730元/吨。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均价为1672元/吨,较月初下降40元/吨。

地区 收购均价
公主岭黄龙 1650
榆树中粮 1670
公主岭中粮生化 1650
黑龙江华润 1680
黑龙江青冈龙凤 1730

全球经济变化和供需关系调整影响农副产品市场。2024年3月11日,玉米市场迎来价格下跌潮。国内玉米产量增长,进口玉米影响价格。

玉米期货盘面震荡,市场主体积极做多,另一部分情绪悲观。玉米价格上涨,农民受益,但玉米价格下跌对多数农民种植收益影响不大。

政策消息导致玉米期价拉高后大幅下跌,市场进入空头氛围。临储拍卖价格预示泄库“洪峰”将至,预计定向及拍卖价格不会过高,后市玉米难言乐观。

春节后产区玉米销售出现扎堆卖粮情况,玉米报价面临再度下行风险。

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新季玉米收获上市进度,收获和烘干成本增加,农户惜售心理明显。市场供给宽松,预计短期玉米价格波动调整为主。

2023年玉米供需波动,价格面临下跌风险。政策调控保障市场稳定,行情发展态势在供需关系影响下较大波动。

国际价格由跌转涨,美国中西部大范围降雨减缓玉米收获进度,预计国际玉米价格将高位震荡。

在东北的广阔田野上,玉米如同金色的波浪,每年都演绎着丰收的喜悦与价格的起伏。只是,今年的玉米市场却显得格外波折,一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波动,让种植户们陷入了焦虑。本文将以东北地区为例,深入剖析玉米价格波动的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市场应对策略。

市场供应与需求博弈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四成。只是,今年新粮上市初期,由于天气原因,部分地区玉米收获进度放缓,市场供应相对紧张。与此同时,下游饲料企业需求回升,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对玉米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使得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上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