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摘要: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快,危害大。如果不提前预防或者发病后不及时防治,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很大。本文将深入探讨小麦纹枯病的症状、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干枯、白穗和死苗。这些症状都很容易分辨。干枯症状表现为叶片边缘逐渐枯萎,最终整片叶片干枯。白穗症状则是麦穗上的颖壳变白,麦粒无法正常发育。死苗症状则是小麦植株突然死亡,根系腐烂。

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极大。据一些种植户反映,小麦得了纹枯病,轻则能减产10%左右,重则能减产50%左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小麦直接绝收。

时期 防治措施 药剂配方
发病初期 药剂防治 每亩用50毫升井岗,蜡芽菌+15毫升海绿素或10毫升申嗪霉素+5毫升爱多收+20克磷钾动力对一桶水进行喷雾
返青期 药剂防治 每亩用50毫升井岗,蜡芽菌+15毫升海绿素或10毫升申嗪霉素+5毫升爱多收+20克磷钾动力对一桶水进行喷雾

预防小麦纹枯病的关键在于播前拌种。目前的拌种剂一般是有杀虫剂+杀菌剂混用的,杀菌剂起到的作用就是预防病害。一些好的配方,保证年前不会收到纹枯病的危害,到了年后,也能大大减少纹枯病的发生。

常见市面上拌种剂里的杀菌剂配方有很多,常见的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等,效果显著。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具有冬前和拔节期两个发病高峰。冬前病害的发生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后期病害与危害程度。因此,重点控制前期、延缓病原菌侵染期和麦株发病期,降低病害严重度和危害损失。

案例分析

近日,有个别小麦种植户反映小麦的麦尖发黄,叶鞘出现淡黄色小斑点,根部出现纹理交错的斑纹状黄色斑纹,通称“花秆”,严重的出现深褐色腐烂,这是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据了解,种植户未对麦种进行任何药剂处理的发病较为严重。

结论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预防为主:播前拌种的必要性

位于山东的某小麦种植户,去年遭遇了纹枯病的严重侵袭。在经过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 在播种前,使用了含有杀菌剂的拌种剂。 - 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进行了两次药剂防治。 - 加强了田间管理,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病害蔓延。

通过这些措施,该地块的小麦纹枯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产量较往年提高了20%。

因为科技的进步,智能化防治手段在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更精准地控制药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