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保健计划旨在预防疾病,提高牛群健康水平
在畜牧业中,牛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为了预防疾病,提高牛群健康水平,保障养殖效益,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牛场保健计划。
阶段 | 具体措施 |
---|---|
2月龄 | 瘤胃内投放磁铁;接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钩端螺旋体三联苗。 |
15~17月龄 | 配种。 |
24月龄 | 加强运动,增加营养,确保母牛和胎儿正常发育直至产犊。从怀孕的中后期开始至产前3~4周,每天进行2~3次乳房按摩,刺激乳房发育。 |
出生第1周 | 去角、切除副乳头、非种用公牛去势。 |
分娩45~60d | 配种。 |
产后5~7d内 | 及早恢复母牛体况,消除乳房水肿。 |
配种后40~60d | 妊娠检查。 |
6月龄 | 接种气肿疽,恶性卡他热疫苗。 |
干奶时 | 对乳腺内进行干奶药物注入。 |
分娩后30d | 生殖器官检查,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 |
为了确保牛群保健计划的有效实施,以下要点需特别注意:
保持牛舍内、运动场及其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在助产、人工授精、阴道检查时,进入生殖道的物品和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
饲喂时注意对饲料中的铁钉、针等尖锐金属物的清除。
设置足够的运动场地,并能使牛群达到足够的运动量。
日常管理时注意观察牛个体,及早发现病牛并进行及时治疗。
勿使牛接触到不该吃的有毒有害物质。
案例来源:某大型乳牛场,时间节点:2022年3月。
该乳牛场在实施牛群保健计划前,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生产损失约为10%。实施计划后,通过加强防疫、消毒、营养等方面的管理,牛群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生产损失降低至2%。该牛场通过实施牛群保健计划,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还提高了养殖效益。
犊牛健康管理:从出生到断奶新生犊牛的成活率是牛场保健工作的关键。以某牛场为例,他们在2月龄时为犊牛投放磁铁,并接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钩端螺旋体三联苗,有效降低了犊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从出生第1周开始,进行去角、切除副乳头、非种用公牛去势等操作,确保犊牛健康成长。
在繁殖管理方面,以某牛场为例,他们在15~17月龄时对母牛进行配种,若母牛体重已达340kg。在分娩45~60天后 配种,通过科学管理,母牛的繁殖率显著提高。此外,从怀孕的中后期开始至产前3~4周,每天进行2~3次乳房按摩,刺激乳房发育,为产奶打下良好基础。
孕期保健:保障母牛和胎儿健康 产后护理:恢复母牛体况疾病预防是牛场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某牛场为例,他们在助产、人工授精、阴道检查时,进入生殖道的物品和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在饲喂时注意对饲料中的铁钉、针等尖锐金属物的清除。此外,定期对牛舍、运动场及其环境进行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因为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健康管理在牛场保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牛场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牛群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此外,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在牛群育种中的应用,也将为牛场保健带来新的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