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提高鸡群均匀度,需关注饲养管理细节

饲养密度,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对鸡群的均匀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饲养密度大,鸡群混乱,竞争激烈,不仅影响鸡舍环境,还可能导致部分鸡只体重下降。那么,如何降低饲养密度,提高鸡群均匀度呢?

提高鸡群均匀度,需关注饲养管理细节
一、饲养密度与鸡群均匀度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地按程序接种疫苗,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地进行预防性的投药,定期驱虫。具体如下:

饲养方式 7-14周龄 15-20周龄
地面平养 0-22只/平方米 6-8只/平方米
网上平养 12-14只/平方米 8-10只/平方米
立体笼养 20-24只/平方米 12-16只/平方米

鸡群饲养密度的高低,采食饮水位置的多寡,都会直接影响鸡群均匀度。因此,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鸡群均匀度。

1. 选择适宜的选鸡和调群时间

进雏当天按照鸡群数量及笼位数量安排装笼,雏鸡装笼时结合免疫要逐个挑选,挑出身体较软、体重偏轻、体型偏小、精神状态不好的雏鸡专笼饲养,密度低于正常鸡只,一般...

从而较快地提高鸡群均匀度。一般认为,均匀度必需大于80%,否则,认为饲养管理上还存在问题,尚需改进。在整个育成期每隔一段时间要调整一次鸡群,按鸡只大小分群饲养,对体重小的群体增加营养,使其体重迅速增加。

2. 防制措施

鸡群均匀度受限饲方法、传染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鸡群均匀度应注意以下方面:

合理分群

细致管理

将群中个体较小的鸡挑出,进行单独饲养,不限饲甚至提高营养

均匀度是指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测鸡数的百分比。

3.1 分群管理

提高鸡均匀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限饲。核心提示:饲养密度是决定鸡群整齐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无论养鸡技术、管理水平多高,鸡群中总会出现...

做好防疫工作,是提高鸡群均匀度的重要保障。任何疾病均会严重影响鸡群均匀度,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可从运输期间即开始危害雏鸡,在同一鸡场饲养不同年龄的鸡群,鸡得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育成阶段,一定要提供足够的食槽,每只鸡应占料槽10-12厘米,或每百只鸡用料桶5-6个。

体重均匀度决定了鸡群体成熟和性成熟的一致,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提高均匀度是一项综合工作,不是一项两项措施就能起作用的。

1. 培养和提高饲养员的操作能力

尤其是以笼养肉鸡较明显,如果由新工人替换老工人喂料会明显影响鸡群的体重和均匀度。

舍内温度不均匀,湿度不适宜,通风不良

断喙时断的过短或不整齐,造成采食困难等

4. 喂料不均匀

因饲养员责任心不强,饲喂不均匀,或者是槽位不足都会使均匀度较差,特别是限制饲喂的条件下更严重。

屠牧仁Summary,鸡群的均匀度对于养鸡生产来说非常的重要,可以确保鸡群的生产性能,因此在日常鸡群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鸡群的均匀度,进行科学的饲喂,做好日常的管理,另外,在日常的饲养管理...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养殖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 优化鸡舍布局,确保每只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 根据鸡只的生长阶段,科学调整饲养密度,如地面平养阶段,7-1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0-22只,15-20周龄每平方米饲养6-8只。 - 提供充足的采食和饮水位置,减少鸡只间的竞争。

提高鸡群均匀度,需关注饲养管理细节

通过这些措施,养殖场鸡群均匀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产蛋率也相应提高。

分群管理是提高鸡群均匀度的有效手段。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鸡群进行体重和体型评估,将体型相似的鸡只分到同一栏舍,以减少鸡只间的差异。

科学饲喂:营养均衡是关键

科学饲喂是提高鸡群均匀度的关键。饲料的质量和营养配比直接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防疫工作:筑牢健康防线

以某养殖户为例,他们在防疫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 定期对鸡舍、设备进行消毒,确保鸡舍卫生。 - 按照程序接种疫苗,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 定期驱虫,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迈向高效养殖

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鸡群均匀度管理将更加精细化,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