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稻田养基围虾技术:在稻田中围建虾池

项目 具体要求
稻田条件 靠近上下水渠,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畅通,交通便利。
虾苗投喂 虾苗下塘后一个月主要摄食稻田中浮游生物,一个月后投喂细微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
清田 每亩施生石灰50~75kg,杀死田中的野杂鱼和细菌等。
基围虾稻田养殖技术要点

基围虾,又称刀额新对虾,以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爽口而备受市场青睐。这种广温、广盐性虾类,适应性强,耐低氧,是稻田养殖的理想选择。

稻田养基围虾技术:在稻田中围建虾池
1. 虾苗淡化

人工养殖的基围虾苗种多为工厂化生产,孵化苗海水比重一般在1.015~1.020左右。要将虾苗移入淡水中养殖, 要进行淡化处理,将养殖虾苗淡化到1.002~1.003以下。

虾苗下塘后一个月,主要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一个月后,生长到2~3cm时,开始投喂细微的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水温达到24~30℃时,基围虾摄食旺盛,日投饵料可增加到8~10%。

将稻田水归入边沟,然后用小拉网在稻田沟内拉网。一般连续拉3~4网,起捕率达40~50%,拉网时间在傍晚进行。

4. 收捕时间

基围虾的收捕时间主要看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一般在稻田中养殖90~110天即可生长到8~10cm的商品虾。正值水稻成熟季节,这时在收割前将虾收捕完后可以开镰收割。

5.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整个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还需及时补充钙质,有利于虾蜕皮生长。

6. 水质管理

水质清新和理化因子相对稳定是基围虾蜕皮生长的重要保证。基围虾适宜pH值在7~9之间,低于7以下时,不利于蜕皮变态。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稻田的1/2,特别在雨季里日交换水量要达1/3以上,严防缺氧。

从放苗到捕捞建立档案记录,管理制度。每天对气温、水温、换水和注水及虾生长速度,摄食情况等搞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稻田养基围虾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还实现了生态平衡。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稻虾共作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稻虾共生的绿色奇迹

稻虾共作,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典范。

稻田养基围虾技术:在稻田中围建虾池
稻田选择与准备

选择合适的稻田至关重要。理想的稻田应靠近水源,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排水和灌溉系统完善,交通便利。具体稻田面积以0.13至0.33公顷为宜,最大不超过10亩。在确定稻田后,进行田间工程,如挖设环形沟,以优化养殖环境。

饲料投喂与管理

选择高产、优质、抗倒伏和抗病害的水稻品种。插秧方法与一般稻田相同,每亩穴数不少于15000。待秧苗返青后,开始投放虾苗。水稻生长期间,需注意田间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水位,以利于虾的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