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虹鳟鱼仔鱼培育,关注仔鱼生长环境与营养需求

在众多养殖鱼类中,虹鳟鱼凭借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只是,要想养出优质虹鳟鱼,关键在于仔鱼的培育。本文将深入探讨虹鳟鱼仔鱼的生长环境与营养需求,为您揭秘成功养殖的秘密。

虹鳟鱼仔鱼培育,关注仔鱼生长环境与营养需求
虹鳟鱼生物学特性

虹鳟鱼,又名鳟鱼,属于鲱形目鲑科。作为一种广泛养殖的鱼类,虹鳟鱼已在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养殖。其形态特征如下:

形态特征

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鳞小而圆。

背部和头部呈苍青色或深灰色,下腹部银白色。

体侧、体背和鳍部有分散的小黑点。

虹鳟鱼仔鱼的培育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孵化稚鱼

上浮稚鱼培育

稚鱼培育

成鱼养殖

孵化稚鱼

孵化稚鱼在每个平列槽内每平方米可放养1万尾。稚鱼池每平方米可放养2~4万尾。注水量每10万尾需30升/分钟以上,最好达到60升的注水能力,以便因为鱼苗的生长调节水量。

上浮稚鱼是鱼苗刚刚孵出后规格最小的阶段。刚孵出的鱼苗非常娇嫩,趋暗怕光,活动缓慢。此时,鱼苗依靠卵黄囊供给营养,无需投饵。

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较小,水质条件会变差,溶氧量低,生长缓慢;密度太小,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一般以每平方米放养不超过5万尾为宜。

养殖户 张先生
养殖面积 20亩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放养5万尾
成活率 95%
产量 1000公斤/亩

张先生通过严格控制放养密度、合理调节水量、注重水质管理等方式,成功地将虹鳟鱼仔鱼的成活率提高到95%,产量达到1000公斤/亩。

虹鳟鱼仔鱼的培育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养殖户们关注仔鱼的生长环境与营养需求。通过合理规划养殖方案、掌握关键技术,才能确保仔鱼的成活率和产量。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虹鳟鱼仔鱼培育,关注仔鱼生长环境与营养需求

由于刚孵出的稚鱼非常娇嫩,其培育过程是虹鳟鱼苗种饲养中最具挑战性、技术性最强且成活率最低的阶段。在此阶段,稚鱼池的注水量需要严格控制,每10万尾稚鱼需维持30升/分钟的注水速度,最佳状态应达到60升/分钟。同时,由于稚鱼规格较小,生命力较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此在此阶段不需投喂饵料。

培育池的设计应考虑进水口和排水口的设置,以及水流的控制。进水口应设置闸网罩,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和鱼苗逃逸。排水口应适当加宽,并使用丝网制作防逃闸门。从进水口到排水口应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以便于集污和排污。

稚鱼的放养数量和供水量与水温密切相关。在相同面积下,水温越高,放养量应越少,所需水量也越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水温变化调整放养量和供水量,以确保水质稳定,促进鱼苗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