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闽东水产研究所大黄鱼养殖病害频发

大黄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近年来在闽东地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只是,因为养殖规模的增加,大黄鱼养殖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大黄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闽东水产研究所积极开展大黄鱼养殖病害防治服务。

闽东水产研究所大黄鱼养殖病害频发
大黄鱼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预防措施
内脏白点病 内脏出现白点,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1. 提倡少投喂鲜饵料,应以配合饵料为主;2. 用60×10E-6浓度的福尔马林液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以20×10E-6~30×10E-6浓度全池泼洒;3. 杀虫灵用淡水配成50×10E-6浓度全池泼洒
刺激隐核虫病 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斑点,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1. 提倡少投喂鲜饵料,应以配合饵料为主;2. 用20×10E-6浓度的福尔马林液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以20×10E-6~30×10E-6浓度全池泼洒;3. 杀虫灵用淡水配成50×10E-6浓度全池泼洒
细菌性败血症 鱼体出现红色斑点,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易死亡 1. 提倡少投喂鲜饵料,应以配合饵料为主;2. 用20×10E-6浓度的福尔马林液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以20×10E-6~30×10E-6浓度全池泼洒;3. 杀虫灵用淡水配成50×10E-6浓度全池泼洒

在预防大黄鱼养殖病害方面,闽东水产研究所提出了以下建议:

提倡少投喂鲜饵料,应以配合饵料为主;

用20×10E-6浓度的福尔马林液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以20×10E-6~30×10E-6浓度全池泼洒;

杀虫灵用淡水配成50×10E-6浓度全池泼洒。

为落实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破百难,促共富”活动部署要求,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近日,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丁雪燕带队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专家组,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总工程师李清、疫病防控处副处长等前往闽东地区开展大黄鱼养殖病害防治服务。

在广源渔业有限公司,服务组与养殖主体就大黄鱼养殖现状、苗种来源、设备成本、经济效益等开展交流,详细了解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等近几年发生较为频繁的病害。

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了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剖析了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大黄鱼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3月11日,闽东水产研究所病害研究室科技人员赴三都澳大湾区网箱养殖海区,开展春季大黄鱼养殖病害防治服务活动。此次服务活动旨在提高大黄鱼养殖户的病害防治意识,降低病害发生率,保障大黄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闽东水产研究所大黄鱼养殖病害频发
案例一:内脏白点病的预防与治理

3月11日,科技人员发现部分渔排的大黄鱼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现场解剖,确认了这是内脏白点病。在与渔民朋友交流过程中,科技人员给出了以下指导性意见:

减少鲜饵料的投喂,以配合饵料为主。

使用60×10E-6浓度的福尔马林液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以20×10E-6~30×10E-6浓度全池泼洒。

使用杀虫灵,以淡水配成50×10E-6浓度。

由于目前正处于低温期,饵料不宜停喂太久,否则鱼易得病。针对这一问题,科技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水温骤变。

合理调整投喂量,确保大黄鱼营养需求。

加强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加强养殖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

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鱼。

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黄鱼病害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预防、监测、治疗和消毒等。闽东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和交流,为养殖户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提高大黄鱼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