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苦瓜白粉病是苦瓜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苦瓜白粉病,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烦忧,它如同那不受欢迎的客人,悄然间潜入我们的苦瓜田地,搅得农人不得安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白粉病一旦发作,叶片、茎蔓、果实都难逃其害,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

苦瓜白粉病是苦瓜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一、白粉病的危害症状

白粉病起初在叶片上露出马脚,局部产生圆形小白粉斑,不日便蔓延至整片叶片,让叶片发黄、枯萎,有时病斑上还会出现小黑点,最终叶片褪绿发黄,甚至掉落。病害严重时,茎蔓也会被侵染,症状与叶片相似。

症状 描述
叶片 产生白色粉末状物质,变黄、枯萎,甚至掉落
嫩枝和花 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导致果实变形、变小,呈现畸形状态
果实 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导致全株早衰死亡
二、发病条件

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肥料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病菌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寄主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温度:20~30℃,最适萌发温度为25℃

湿度: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时容易发生

肥料管理:偏施氮肥或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或衰弱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

预防白粉病, 要了解其发病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轮作:实行轮作,避免与葫芦科蔬菜连种

播种前处理: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提高出苗率

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药剂防治: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四、种植管理要点

选择抗病品种:中晚熟品种抗性强

播种前处理:温水浸泡种子,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12小时

播种后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面对苦瓜白粉病,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源头上杜绝病害的发生,确保苦瓜的丰收。

苦瓜白粉病是苦瓜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果实。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苦瓜白粉病防治新策略。

苦瓜白粉病是苦瓜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白粉病主要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白粉菌和二孢白粉菌引起。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南方地区则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当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引发新一轮的病害。白粉病不仅影响苦瓜的叶片,还会侵害嫩枝和花器官,严重时甚至导致果实变形、变小。

为了有效防治白粉病, 应实行轮作,避免与葫芦科蔬菜连种。播种前,使用新高脂膜拌种,不仅能驱避地下病虫,还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此外,苦瓜播种前需用55℃温水浸泡种子,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12小时,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在河南好美特苦瓜种植基地,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白粉病的发病率。基地负责人指出,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白粉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注重调整种植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病的苦瓜,应及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包括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喷洒均匀,特别是中下部老叶和叶背处,以确保药剂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