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引种需注意五大事项,包括品种选择、健康检查、隔离观察、防疫措施和饲养管理
持续的品种改良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制订科学的引种计划和管理好引进种猪至关重要。以下根据多年猪场管理经验,为您解析猪场引种需注意的五大事项。
引种计划内容包括目标场背景、种猪市场形势、引种批次、品种、数量、时间、资金和费用预算、引入种猪的隔离场所、保健措施等,落实责任人和相关环节的工作衔接。
二、选择健康的种猪种猪健康是各猪场判断是否引进的第一标准。未来的种猪是要持证上岗的,健康种猪决定猪场未来三年生产是否平稳。建议引种前检测猪瘟、蓝耳抗体、伪狂犬病原情况。根据检测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猪场饲养。
三、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种猪场落实综合防疫措施,杜绝外来疫病传入。在隔离饲养期间,要注意观察猪群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治。在种猪无异常情况时,要结合引种场的免疫情况及本地疫病流行情况,进行抗体监测后,按照当地免疫程序,适时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定期进行驱虫。
四、注重饲养管理种猪的内在性能比外观更为重要,繁殖性能好、饲料报酬高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要过度追求种猪的产仔数,建议引进产仔数在12.5头以上,饲料转化率在2.4以下的种猪,并且最好到有资质的选育种猪场引进。
引种来源 | 引种时间 | 引种数量 | 引种隔离 | 引种后管理 |
---|---|---|---|---|
正规渠道 | 根据计划执行 | 参照养殖场规模设定 | 6周~8周隔离观察 | 逐步驯化,适时接种疫苗 |
经过对猪场引种需注意五大事项,包括品种选择、健康检查、隔离观察、防疫措施和饲养管理。的描述,不妨看看猪场引种: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的情况。
引种后,种猪需在隔离舍内进行6-8周的驯化,以获得足够的免疫力,直至排毒结束。引进后的1-2周,需在饲料中加入抗应激药物进行保健。驯化方式可逐步进行,使用场内的胎衣、死胎及木乃伊等,或将淘汰母猪放入隔离舍共同饲养。后备猪达到6个半月龄时,应进行诱情工作,有利于发情。
选择种猪时,建议选择四肢较大、前后肢系部富有弹性、前后肢两脚之间宽度适中、躯体较长、背部平直、肌肉丰满度适宜、乳头分布均匀、阴户大小合适且位置恰当的种猪。
在农村养殖这条道路上,总会有各种挑战。本文旨在帮助养殖户了解猪场引种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