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母猪生产效率低,影响养殖效益

母猪作为养猪业的核心,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只是,当前母猪生产效率普遍较低,如何有效提升母猪生产效率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

母猪生产效率低,影响养殖效益
优化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
管理措施 具体操作
饲料选择 根据养殖品种和饲养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收益。
疾病预防 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日常管理 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了解猪的生活习性,减少无谓的损失。

1. 哺乳母猪早期断奶:哺乳母猪在断乳后7天左右出现正常发情表现,一般经产母猪在产后21-28天断奶较为合适。

3. 断奶天数与年产窝数关系:因为断奶天数的缩短,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可有效地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影响母猪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

1. 最佳结构:1胎占20%、2胎占18%;3-5胎占47%、6胎占10%、7胎占5%。

2. 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对妊娠母猪合理分群,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一、优化饲料选择,降低料肉比 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据了养殖总成本的大头。通过针对不同品种和饲养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可以显著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收益。例如,在云南省玉溪市某养殖场,通过引进优质饲料,将料肉比从原来的3.5降低至3.0,每年节约饲料成本约5万元。 二、加强疾病预防,降低饲养风险 疾病预防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养殖场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并按时进行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疾病发生率。例如,通过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该养殖场的母猪繁殖率提高了15%,仔猪成活率提高了10%。 饲养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养殖效率至关重要。该养殖场定期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猪的生活习性的了解,从而减少无谓的损失。例如,通过培训,该养殖场的母猪繁殖周期缩短了10%,每年可多产仔猪100头。 优化猪群结构,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该养殖场通过淘汰生产性能落后的母猪,优化母猪胎次结构,使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提高了20%。例如,通过优化猪群结构,该养殖场的母猪年产仔窝数从原来的1.8窝提高至2.2窝。 财务管理对养殖效益的提升同样重要。该养殖场通过制定适宜的工资标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适当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例如,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该养殖场的员工流失率降低了30%,养殖效益提高了15%。
母猪生产效率低,影响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