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幼兔成活率高,关键在于科学喂养、适宜环境和疾病预防
在獭兔养殖的世界里,幼兔的成活率就像是一把衡量成功的标尺。要想在这把标尺上取得高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科学喂养、创造适宜的环境以及做好疾病预防。
防疫,是保障獭兔幼兔健康成长的基石。正如古语所说:“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我们要构建一个坚实的防疫堡垒,堵住一切可能的疫情滋生点。
防疫措施 | 具体操作 |
---|---|
早期发现 |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 |
早隔离早治疗 |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隔离病兔,及时治疗 |
提高治愈率 | 合理用药,科学治疗 |
温度:冬季是獭兔繁殖的最佳时期,保持温度在10℃-15℃之间,是幼兔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
湿度:湿度控制在30以下,可以有效预防球虫病。
清洁:保持笼舍环境的清洁干燥,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科学喂养,为幼兔提供充足的营养幼兔阶段的獭兔,生长迅速,对饲料要求较高。科学喂养,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断奶后的幼兔,应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饲料中要添加适量的益生菌,提高幼兔的消化吸收能力。
控制好饲料中的水分,防止饲料霉变。
四、案例分享:某养殖场提升幼兔成活率的实践某养殖场在2018年开始了对幼兔成活率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实施上述措施,该养殖场幼兔的成活率从原来的70%提升到了90%以上。
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防疫工作,定期对兔舍进行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
为幼兔提供适宜的环境,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科学喂养,确保幼兔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獭兔在冬季适宜配种繁殖,冬季出生的仔兔体质强健,成活率高,疾病少,生长发育迅速,毛绒密实,非常适合作为种兔。此外,可以采用洞穴繁殖,洞穴深度约0.5米,温度保持在10℃-15℃之间,为母兔产仔和幼兔生长发育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
獭兔喜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抗病力较弱,生病后治疗困难。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必须保持笼舍环境的清洁干燥。
冬繁冬养:冬季气温降低,病源微生物不活跃,传染性病源微生物减少,兔病较少,仔兔成活率高。只要为獭兔创造恒温环境,冬繁冬养是完全可行的。
球虫病预防:球虫病是危害幼獭兔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幼獭兔应普遍投给防治球虫的药物,尤其是断奶初期的幼獭兔。
管理措施:幼獭兔饲养期是獭兔死亡率较高的时期,死因包括应激影响、营养不良、管理不善等。要提升幼獭兔成活率,需采取以下措施:
2. 分群饲养:根据獭兔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分群饲养。
4. 注意夜间饲料添加:晚上多添草料,如叶、艾叶草、苜蓿草等,最适合幼獭兔食用。
5. 控制饲养环境:保持幼獭兔舍室温恒定,注意通风与光照,防止穿堂风及空气流通过大,兔舍忽冷忽热。
饲料配比:根据个人多年养殖经验,以下饲料配比仅供参考:
草粉47、豆粕14、玉米15、夫皮15、预混料4、石粉1、鱼肝油、大蒜素、益生菌、土霉素、氯苯胍和地克珠立两月交替使用,按说明量2倍添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