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蛋鸭常见疾病包括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
针对蛋鸭育雏成活率低的问题,特向广阔专业户介绍蛋鸭育雏技术,蛋鸭的育雏是指从出壳至28日龄这一阶段的饲养,该阶段小鸭娇嫩,不易养好,下面是学习啦我细心为你整理的蛋鸭饲养管理技术与疾病预防,一起来看看,蛋鸭饲养管理
鸭主要疫病的防治,刘思当教授,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流感,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禽大肠杆菌病,禽巴氏杆菌病,曲霉菌病,参考免疫程序,结束,鸭病各论,一,小鹅瘟,GP,本病1956年首次发现于我国,1
可阻止疫病传播和减少死亡,保护率达90%~100%。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每只母鸭免疫2次,每次1毫升,间隔14天。经免疫的母鸭所产蛋孵出雏...
鸭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个主要品种,预防疾病成为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养殖户主要从生产环境,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兽药使用,消毒制度等方面...
1r蛋鸭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及防治r武玉艳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镇兽医站r一、鸭瘟r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或大头瘟,是由鸭疱疹病毒工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任何品种、年龄的鸭都能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
结合鸭舍清扫消毒. 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游泳池,并更换池水,以保持用水清洁卫生。 ⑤蛋鸭养殖实行封闭式饲养. 全进全出,产蛋周期过后. 全群出栏。栏舍、游泳池以及用具消毒后。再引进同日龄的鸭群应到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生产许可证》、信誉度高的正规种鸭孵化场引种。并接受动物防疫部门的检疫并获取检疫证明引种回场后。及时申请动物防疫部门报检,对鸭群隔离饲养观察半月以上。确诊健康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严防外源性疾病传染。 2.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健康 ①无论是引进雏鸭. 还是中雏鸭,要注意好雏鸭的保温。尤其是在冬季...
养蛋鸭疾病有哪些一、鸭流感1、症状。急性败血型: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病例表现垂头缩颈、深度昏睡、羽毛松乱、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腿软无力。产蛋鸭感染后几天内产蛋量迅...
蛋鸭养殖的关键在于蛋鸭疾病的防治,常见的蛋鸭疾病有那些呢?怎样防治这些疾病是我们要了解的,也是广大鸭农所关心的,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常见的蛋鸭疾病及防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的蛋鸭疾病 一、 饲养养蛋鸭疾病有哪些 时间:2016-08-15 14:52:3...
定期注射鸭瘟疫苗;②一旦发生该病,立即隔离,鸭群及场地彻底消毒,早期治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每只成鸭肌注 1 毫升,3 天 1 次,连用 2~3 次。2.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达 90%。主要危害 6~25 日龄雏鸭。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
防治措施:①蛋鸭 120 日龄用鸭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 1 毫升;②在该病流行区域已发病鸭群,加强消毒,鸭群补充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增蛋宝等。 蛋鸭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朱立军养殖世界2 0 1 ...
期,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死亡。 2.防治。预防可用鸭瘟可用中药进行治疗,其方剂如下:党参、川芎各14克,双花25克,肉桂、滑石、甘草各20克,郁金12克,花椒8克,水煎取汁,加入50度白酒200毫升调均,可供100只成年鸭饮服,如不能自行饮服,可每只灌服4~5毫升,连用2~3天。 巴氏杆菌
养蛋鸭疾病有哪些
一、鸭流感
2、防治。做好免疫接种,一般首免在15~20日龄进行,2个月后二免,产蛋前再进行一次免疫,可以达到控制本病的流行发生。
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封锁疫点疫区,淘汰病禽,做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对未发病的鸭群用抗血清或卵黄抗体做紧急接种有一定保护作用。
1、症状。病初体温突然升高至43~44℃,病鸭精神不振,缩颈厌食、渴欲增加,两肢发软。病鸭不愿下水,眼周湿润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常伴有湿性啰音。部分病鸭头颈肿胀,形成“大头鸭”。病鸭排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严重时,病鸭2~3天死亡,一般不超过10天,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
1、症状。潜伏期为1~4天。有些雏鸭发病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病鸭精神不振,呆立瞌睡,食欲废绝,有些病例出现腹泻,之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不协调,身体向一侧倾斜,头向后仰,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痉挛性踢蹬,呈角弓反张姿势,又有“背脖病”之称。
1、症状。病鸭主要特征为排绿稀粪,浆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坏死斑。此病发病急,死亡快。
2、防治。目前我国生产的禽霍乱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弱毒疫苗;另一种是油乳剂灭活菌苗,可定期进行接种。治疗多采用肌肉注射和拌饵投喂双管齐下。用青霉素钠盐80万IU,用复方氨基比林液稀释,每只鸭肌肉注射1~2万IU,每天治疗1次,连续2天,同时每50公斤饲料加入土霉素40~50克饲喂,连喂5~7天,或者在革兰氏阴性菌继发感染情况下,青霉素钠盐,每瓶80万IU,链霉素100万IU,溶于生理盐水中,给40~80只病鸭治疗,每只肌肉注射0.5~1毫升为宜,每天治疗1次,连续2天,同时喂服土霉素5~7天。
1、症状。新出壳的雏鸭患病后,体质软弱,合眼缩颈,腹围较大,常有下痢,多因败血症死亡。较大些的雏鸭,则呈现精神不振,无食欲,呆立缩颈嗜睡,两眼和鼻孔有黏稠分泌物,排灰绿色稀粪,喘气、体弱,常因败血脱水而死。患病成鸭,表现喜卧,不愿活动,站立时,可见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手触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有腹水流出。
2、防治。预防:注重工具设备消毒,定期将鸭舍消毒,饮水、饲料定期添加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对本病有疗效。由于一般肠道内细菌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需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如用氟哌酸按0.01%拌料饲喂,连喂3天。
六、球虫病
1、症状。球虫病是严重危害鸭的急性病,其特征为粪血。发病率高,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急性病例多发生于雏鸭,尤其是2~3周龄鸭。通常感染3天后出现畏寒、缩颈、不食、好渴、喜卧等症状,排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常出现急性死亡。
2防治。要防止昆虫进入鸭舍和杀灭鸭舍周围媒介昆虫。药物预防可用磺胺二甲氧嘧啶25~73毫克/公斤或复方敌菌净200毫克/公斤,混料投喂。治疗可选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00毫克/升饮水3~7天,然后再用300毫克/升饮水2天;磺胺二甲氧嘧啶400毫克/公斤和息疟定4毫克/公斤混料,连用1周后,改用预防剂量;复方敌菌净200毫克/公斤混料连用,为防止药物中毒,先用5天后,停药2~3天,然后再用。注意适时更换药物,以免造成抗药性。
1、看体重:鸭群的产蛋率在80%以上,而鸭的体重略有减轻的趋势,应在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鸭体重增加,身体也有发胖趋势,但产蛋率还在80%时,可适当增喂粗饲料和青绿饲料,或通过控制其采食量,不让鸭吃太多的精料,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还应保持原有水平或略有增加;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比先前阶段略有增加;产蛋率降至60%,且难以回升时,无需加料。
2、看粪便:若鸭的粪便粗大、松软、呈条状,表面有光泽,用脚轻拨后能分成几段,表示精、粗、青料搭配合理;粪便细小结实,颜色发黑,拨后断面呈粒状,说明精饲料量过多、青料量少,消化吸收不正常,应减少精料喂量,增喂青料;粪色浅、不成形,一排出就散开,表明精饲料饲喂不足,营养水平偏低,应补喂精料;粪便呈黄白色或灰绿色,有恶臭味,说明鸭有病,应隔离治疗。
3、看产蛋:若蛋形异常且小,说明营养不足,须加喂豆饼、花生饼、鱼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把日粮中粗蛋白质的含量提高到20%,并适当增加日粮总量;蛋壳变薄、透亮,有砂眼,粗糙或软壳,说明饲料质量不好,特别是钙质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应添加骨粉、贝壳粉、石灰粉等矿物质及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饲料;如蛋重减轻,可增加鱼肝油和无机盐添加剂;若产蛋时间集中在凌晨2时,说明喂料得当,如每天推迟产蛋,而且蛋变小,则要增喂饲料。
4、看精神:产蛋率高的健康鸭,精力充沛,潜水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抖毛时水滴四溅。若鸭精神不振,行动无力,放出后怕下水,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说明其日粮营养不足,应及时加喂动物性鲜活饲料,并补足鱼肝油,以清鱼肝油为好,拌在粉料中喂,按每只鸭每天1毫升的量饲喂,喂3天停7天为一个疗程,也可每只每天喂0.5毫升,连续喂10天。
蛋鸭的育雏技术
1、选择健雏:选择出壳准时,脐环愈合良好,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眼鼓有神,无血迹与痂快,大小均匀的雏鸭。
2、注意放水:“放水”又称“试水”、“点水”。要注意一定先放水后开食,否则易引起死亡。放水时间在第2天开食前。放水方法为晴天,温度14℃以上,可直接在冷水中放水。如果下雨,可在鸭舍中进行放水,用盆盛浅水,浸遍脚背即可。2天后可让鸭自由下水。
3、适时开食:开食即第1次喂料。注意24小时内不要喂食,以利吸收腹内卵黄。放水后即可用米饭拌入10%切碎的苦荬菜开食。
4、饲喂次数:1~7天,每天喂6次,白天4次,晚上2次。7~21天,每天5次。21~28天,可再减少次数。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羽为宜。饲喂原则是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做到定量、定量、定质、少餐多喂,以免浪费。
5、尽早开荤:尽早开荤即尽早喂动物性饲料,俗话说“鹅要青,鸭要腥”,在第3天即可按10%~20%的比例给予动物性饲料,可选螺蛳、小鱼虾、蚯蚓、蚕蛹、河蚌等。动物性饲料要求新鲜干净,切碎掏烂,也可用含鱼粉的配合饲料饲喂。
6、保温防压:雏鸭育雏温度必须维持均匀,应根据雏鸭的精神状态结合外界气温变化“看鸭施温”。一般温度要求为第1天32℃,2~7天31~28℃,8~14天28~25℃,15天以后保持在25~20℃。要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同时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以防闷死、冻死。
7、合理分群:雏鸭每群最多不超过300~500羽,1~7天25~30羽/米2,7~14天20~25羽/米2,15~28天15~20羽/米2。根据以上要求及时分群,加强分群管理。
蛋鸭现在在农村很多人都养,蛋鸭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养殖蛋鸭除了要关注它的产蛋情况以为,更要注意它疾病的预防,根据它的症状给予及时的治疗。
养蛋鸭常见疾病包括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需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预防为主。的部分结束,现在开始鸭病防控: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在江苏省宿迁市,蛋鸭养殖户陈先生面临着育雏成活率低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他开始研究育雏技术,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他精心挑选了健壮的雏鸭,并在出壳后立即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了雏鸭的健康。接着,他采用分批分群的方式饲养,保证了每只雏鸭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和空间。此外,他还注重保温和防压,确保雏鸭在育雏期内健康成长。通过这些措施,陈先生的育雏成活率从原来的60%提升到了90%以上。
案例二:鸭瘟的防治与消毒措施
在山东省临沂市,某养殖场爆发了鸭瘟,导致数百只鸭子死亡。养殖户王先生在得知情况后,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他将病鸭隔离,对鸭舍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饲养设备等。然后,他给鸭群注射了鸭瘟疫苗,提高了鸭群的免疫力。此外,他还加强了饲养管理,确保鸭群的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鸭瘟得到了有效控制,养殖场的鸭子逐渐恢复了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