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探讨高效养殖方法

泥鳅,作为一种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的水产品,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以其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泥鳅养殖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技术,为养殖户提供实用指导。

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探讨高效养殖方法
一、水泥池建设

水泥池的建造是泥鳅养殖的基础。根据养殖规模和地理位置,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下式。池深最好在1m以上,进出水口用塑料网或铁丝网围住。池底略微向排水口倾斜,以防泥鳅逃跑。池壁高度要高于水面50cm以上,以防泥鳅逃跑。池顶搭建遮阳网,既可遮光又能降温。

二、苗种投放

在投放苗种前,应对水泥池和泥鳅苗进行消毒。选择健康、大小一致、无病无伤、行动敏捷的优质泥鳅种。一般规格在8-12cm的泥鳅苗放养密度可控制在150-300g/㎡。

饵料是泥鳅生长的关键。天然饵料、轮虫、田螺、蝇蛆、人工饲料等都是泥鳅的常用饵料。投喂时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泥鳅能在1-2小时吃完为宜。

水质管理是泥鳅养殖的关键环节。在水泥池上方设置遮阳网,及时加换新水。水泥池中的水温最好控制在30℃以下。加换新水时要避免水温变化过大。春秋季节每隔7天换水1/3-1/2,夏天每隔3天换水1/5-1/4。

五、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泥鳅养殖的重要环节。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巡塘,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消毒、投喂药饵、调整水质等。

六、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采用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经过一年的养殖,泥鳅产量达到5000kg,平均亩产1500kg,实现经济效益10万元。该案例表明,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养殖时间 产量 经济效益
1年 1500 10
水泥池泥鳅养殖:高效养殖模式解析
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探讨高效养殖方法
饵料投喂:保证营养均衡 水质管理:确保水质稳定

放养前对水泥池和泥鳅苗进行消毒,预防疾病。每月给泥鳅投喂1次大蒜素或保肝解毒宁等药饵,连续投喂3-6天,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定期使用适量生石灰水对池内进行消毒,及时清除青苔或有害藻类。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要点包括:建设合适的水泥池、选择优质苗种、科学投喂饵料、严格水质管理以及有效防治病虫害。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实现水泥池泥鳅的高效养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