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黄精黑斑病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斑点

黑斑病是黄精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它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枯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个病害的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黄精黑斑病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斑点
黄精黑斑病症状

黑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从基部开始出现褪色斑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1cm²左右。病斑中间淡白色,边缘褐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有明显黄晕。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愈合引起叶枯死,并可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株叶片枯死脱落。

序号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1 种苗消毒 严格选地,忌重茬连作,将土壤深翻消毒,减少田间菌源数量。
2 清园处理 冬季黄精倒苗后,及时清除植株地上部分枯枝、病株、病叶、病根与杂草,集中烧毁处理。
3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控制田间透光度。加强水肥管理,使苗壮抗病力强。
4 休眠期处理 休眠期喷洒1%硫酸铜溶液杀死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
5 发病初期防治 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2-3次。
6 地下部分处理 黄精地下部分膨大期易产生伤口,当地上部分长势受影响时,可提高药液浓度、缩短间隔期用药,重点进行预防。

黄精一旦发生黑斑病,种植户可以在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进行防治。

黄精黑斑病,作为黄精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黄精的叶片,不仅影响黄精的观赏价值,更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病害初现:黄精叶片的“隐秘敌人”

黄精黑斑病在初期往往不易察觉。病原真菌潜伏在土壤和病残体中,因为气温的升高,它们开始活跃,侵入黄精叶片。起初,叶尖会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边缘呈现紫红色。因为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逐渐扩散,最终导致整个叶片枯萎。

黄精黑斑病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斑点
防治策略:从源头把控

要有效防治黄精黑斑病,关键在于从源头入手。

种苗消毒选择健康的种苗,并在种植前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初始感染的风险。

土壤管理深翻土壤,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

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如50%退菌特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案例分享:实地操作见成效

在辽宁省的某黄精种植基地,由于连续几年未进行土壤消毒,黑斑病问题日益严重。经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后,该基地的黑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种植户张先生表示:“自从开始重视黑斑病的防治,我们的黄精叶片状况明显好转,产量也有所提升。”

未来展望:持续关注,科学防治

黄精黑斑病是黄精种植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我们可以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未来,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户防治意识的增强,黄精黑斑病将不再是制约黄精产业发展的瓶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