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黑豚鼠泰泽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毛样芽孢杆菌,这种细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肝细胞、平滑肌和心肌以及上皮细胞浆中呈束状。用高碘酸—Schiff氏染色和Warthin—Stany二氏染色以及姬姆萨、银染色等,可见其形态。分离本菌十分困难,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病原在人工培养基和活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只是,有人报道这种细菌能在小白鼠胚胎细胞上生长,但在第二次继代后即失去对小白鼠的致病能力。近年来,用鸡胚卵黄囊内培养分离本菌获得成功。更有研究者在鸡胚卵黄囊继代32次后,在断乳仔兔复制了泰泽氏病,并从病兔肝脏中重新分离到本菌。据认为,最初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毛样芽孢杆菌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有肠道细菌大量生长之故。如在人工感染的病兔的饮水中加入磺胺喹恶啉,再用鸡胚培养分离毛样芽孢杆菌的成功率就高。肠道细菌容易进入肝脏,这给本菌的分离带来困难。毛样芽孢杆菌只能在细胞浆内进行繁殖。此外,本菌能产生芽孢,能运动,并具有多形性。芽孢菌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底层中保持传染性达一年之久。

黑豚鼠泰泽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黑豚鼠泰泽氏病的症状与传播途径

泰泽氏病是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病原为毛样芽孢杆菌。本病发生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死亡率高达95%,是养兔业、豚鼠的一大威胁。

症状 传播途径
严重腹泻、脱水 粪便污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
迅速死亡 未发现特定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定期进行消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隔离或淘汰病兔。兔舍全面消毒,兔排泄物发酵处理或烧毁,防止病原菌扩散。

2、对已知有本病感染的兔群,在有应激因素作用的时间内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本病发生。

治疗方式

1、豚鼠和兔发病初期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用0.006%~0.01%土霉素饮水,疗效良好。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连用3~5天。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明显。

3、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淘汰。

黑豚鼠泰泽氏病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黑豚鼠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治疗病兔,以降低损失。

毛样芽孢杆菌,这种细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养殖场中如同潜行的幽灵,随时可能引发泰泽病的爆发。这种疾病以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和极高的死亡率,对黑豚鼠养殖构成了严重威胁。要有效防控,养殖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黑豚鼠泰泽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泰泽氏病不仅威胁家兔,还波及小白鼠、豚鼠、猫等多种动物。由于病原体难以分离培养,泰泽病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该病主要影响6~12周龄的兔,但断乳前仔兔和成年兔也可能感染。毛样芽孢杆菌通过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健康动物接触到后即可感染。病菌侵入肠道黏膜上皮,迅速繁殖,导致肠黏膜和深层组织坏死,严重时可引发死亡。

案例分析:某养殖场成功防控泰泽病

位于我国某地的黑豚鼠养殖场,曾遭遇泰泽病的严重威胁。通过严格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诊疗,该养殖场成功控制了疫情。他们对兔舍进行了全面消毒,隔离了病兔,并对健康兔实施了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同时,他们对饲料和饮水进行了严格监控,确保无病原菌污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养殖场内的泰泽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泰泽病防控

因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泰泽病的防控。例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原体检测,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此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力强的黑豚鼠品种,也是未来防控泰泽病的重要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