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一村民利用空调房养殖蝇蛆
在四川南充市蓬安县,一位村民打破传统养殖模式,通过在空调房里养殖蝇蛆,不仅实现了绿色环保,还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项目 | 成效 | 数据 |
---|---|---|
养殖方式 | 空调房蝇蛆养殖 | 降低饲料、化肥成本20多万元/年 |
粪便处理 | 生物技术处理禽畜粪便 | 生产1千克蝇蛆可处理5-8千克粪便 |
经济效益 | 循环生产模式 | 蝇蛆含粗蛋白55%-65%,鸡粪变有机肥 |
这位村民名叫刘大富,他在2001年承包了300亩林场,办起了家庭农场。起初,农场效益并不理想,但今年3月,他引进了蝇蛆养殖项目,用蝇蛆喂鸡,猪粪、鸡粪用来育蛆虫,形成了“苍蝇-蝇蛆-畜禽饲料-畜禽粪便再繁殖苍蝇-有机肥”的链式一体化生产模式。
在刘大富的农场里,蝇房的外面是水泥铺的育蛆台,台子上铺着蝇蛆的培养基麦麸。苍蝇卵孵出的蝇蛆在鸡粪里破蛹而出,上面一层则是蝇蛆生活的培养基,由黄豆和麦麸组成。蝇蛆吃了这些东西经过3天发酵后,就可以和粮食按照一定比例搅拌起来喂鸡。
“刚开始时,谁都不愿见这个东西,看了就恶心。村里人也不愿到我家来,嫌太脏。家里人也反对,因为这个事周围人都没干过,不知道是好是孬。但我觉得它有发展前景,所以决定试一试。”刘大富说。
刘大富的蝇蛆养殖项目,每年可生产蝇蛆60公斤左右,生产1公斤蝇蛆的成本还不到1元。通过蝇蛆养殖,刘大富每年可为养殖场节约饲料、化肥等生产成本20多万元。
在养苍蝇的屋子里,刘大富还安装了空调,来控制蝇房里的湿度和温度。他说:“装空调是为了控制蝇房里的湿度和温度。这些苍蝇看着恶心,却能为鸡带来高级营养品——蝇蛆。”
蝇蛆含粗蛋白55%-65%,营养成分很高,是饲养畜禽最好的饲料。由于蝇蛆体内含有多种高菌酞物质,鸡吃后鸡冠特别红,鸡肉、鸡蛋营养价值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免疫力,这样有免疫力的鸡也叫“虫子鸡”。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对吃的东西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鸡越来越受欢迎。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必再买其他高级饲料给鸡吃,只要加些青草杂粮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这些苍蝇不仅仅是一座“蛋白质宝库”,还是农场里的环保“小卫士”。采用蝇蛆养殖的生物技术也是处理禽畜粪便的有效途径,生产1千克蝇蛆可处理5-8千克左右的粪便,养过蛆的鸡粪不仅不再发臭,还可以用来养蚯蚓,以蚯蚓摄食消化过的培养料,经分离后,则成为上乘农家土杂肥,即有机质肥,施在农田里有化肥不能相比的疏松土壤等功效。
化害为利,小小苍蝇带来了农场的高效生产,农场采取猪粪养蛆,蛆又养猪和其他特种动物这种良性循环,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刘大富笑着说:“很满意。”
创新养殖模式:苍蝇变“金蝉”在刘大富的农场里,一个60多平米的房间里,数万只苍蝇在蝇笼中飞舞。这些苍蝇并非普通的害虫,而是刘大富精心培育的“金蝉”。通过蝇蛆养殖技术,刘大富将苍蝇转化为蝇蛆,进而作为鸡的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刘大富表示,这些苍蝇与普通苍蝇不同,它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蝇笼里,不会沾染细菌,因此可以安全地用于养殖。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绿色养殖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如今,刘大富的农场已成为当地村民学习的典范,许多村民纷纷效仿,共同推动了这一新型养殖技术的发展。
未来展望:蝇蛆养殖的广阔前景因为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蝇蛆养殖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相信在科技的支持下,这一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