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神木万镇依托政策优势,发展大枣产业

近年来,神木市万镇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通过发展酸枣种植产业,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神木万镇依托政策优势,发展大枣产业

神木万镇是大枣种植大镇,全镇坐拥6万多亩大枣产地。针对近年来大枣连年遭灾,枣农欠收、积极性受挫的情况,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县上扶持农村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迎难克艰,积极培育大枣龙头企业,抓好大枣品种的改良工作,把做大做强大枣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己任,全力投入到大枣产业发展当中。

资金支持、项目带动,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万镇镇立足区域实际,在引进农业企业投资、撬动社会资金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倾心打造的集资讯、互动、网上展示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

2014年万镇参加大枣政策性保险投保面积45000余亩,涉及98%的村。

开展大枣实用技术培训,助推枣农增收。今年,县林业局组织市级科技特派员刘永厚深入该镇,开展巩固2014年退耕还林成果农民技能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枣农送去了“科技大餐”。就枣树生长特点、大枣发展动态、枣树的正确修剪方式、秋冬季节枣树管护及本地区枣树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等方面,刘永厚给该镇枣农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演示,现场给枣农们指导“把脉”,手把手教枣农如何正确修剪枣树枝节、怎样修剪才能使大枣丰产等枣树管理技术,并作了轻修剪、勤摘心等调节树势的技术指导。让枣农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枣农的枣树管理技术。

既解决了全镇撂荒枣树地的管理,又为延伸红枣产业发展链条提供了新途径。2023年,万镇镇红枣产业转型添砖加瓦。全文共3页下一页关闭

做好大枣低产园改造,加强大枣种植管理。大枣对于该镇大多数群众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枣欠收,让一部分枣农失去了信心。不少枣农选择外出打工,劳动力不均衡、老龄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出现一些枣林撂荒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大枣质量、产量下降。为实现大枣高产优质,该镇枣农积极采取大枣低产园改造并取得一定实效。虽然在过去的几年,该镇进行过十几种的大枣品种改良,但是这些改良过的品种大多是水分多、脆度好、口味甜,适合现摘现吃,不适合长期保存,保鲜度差,为真正实现大枣稳产丰产、质数双升此,该镇今年把培植苗木的重点放在木枣方面,并初步在强家峁、任家畔村集中组织实施,实现了年初林业局下达的大枣低产园改造任务3000亩,其挂果率高、效果明显,值得在全镇推广。

实施好大枣保险试点镇工作,惠及全镇枣农。政策性农业保险以财政投入为主、农民自筹为辅,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重特大意外事故能力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大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提高农村灾后恢复生产能力,我县万镇等沿黄四镇率先启动了政策性保险试点。其中,2014年万镇参加大枣政策性保险投保面积45000余亩,涉及98%的村。今年,大枣受灾后,党委政府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最终达成每亩150元理赔效果,全镇理赔枣农近700万元,广大枣农非常满意,大枣保险解决了枣农的后顾之忧,提振了枣农发展枣业的信心,为农民撑起了防护伞。

目前,万镇种植红枣生态经济林面积达6.9万亩,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单纯卖红枣到卖品牌、卖文化、卖旅游的综合发展,成为万镇推动乡村振兴...

年份 大枣种植面积 涉及村数 政策性保险投保面积
2014年 45000余亩 98% 45000余亩
2023年 6.9万亩 全部 未统计
挑战与机遇:万镇大枣产业的困境与突破
神木万镇依托政策优势,发展大枣产业
资金与项目:撬动产业发展新动力 技术培训:提升枣农技能,助力增收

为提高枣农的枣树管理技术,县林业局组织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万镇,开展大枣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枣农传授枣树修剪、管护等技术,助力枣农增收。

保险试点:降低风险,保障农民利益 未来展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神木万镇大枣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培训、产业延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未来,万镇将继续发挥大枣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