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炭疽病是一种危害高粱的真菌性病害
基本信息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高粱炭疽病 |
拉丁学名 | 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Wilson. |
界 | 真菌界 |
门 | 半知菌亚门真菌 |
为害症状 | 叶片、茎秆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
高粱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高粱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在全球多个高粱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病害更加严重。
高粱炭疽病主要危害高粱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叶片上的病斑初为紫红色小斑点,后 为梭形或长条形的病斑,大小约为2~4×1~2mm。病斑中间红褐色,边缘紫红色,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炭疽病多从叶片顶端开始发生,严重的造成叶片局部或大部枯死。
传播途径高粱炭疽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在种子上、土壤病残体内越冬。春季高粱播种出苗后,病菌开始侵染,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生长季节多雨,尤其是7、8月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高粱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以减少初侵染源。
实行大面积轮作,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在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做到后期不脱肥,增强抗病力。
选用和推广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
药剂处理种子,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粉剂或50%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苗期种子传染的炭疽病及北方炭疽病。
从孕穗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粱炭疽病的发病率,保障高粱产量和品质。
1. 农业防治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实行大面积轮作,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选用和推广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2. 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粉剂或50%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苗期种子传染的炭疽病。
3. 药剂防治从孕穗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五、案例分析在某个高粱产区,由于连续两年遭遇炭疽病的严重侵害,当地农民损失惨重。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该地区农民在第三年成功控制了病害的发生,产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六、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