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斤高粱,农民收入攀高
项目 | 数据 | 说明 |
---|---|---|
高粱种植面积 | 5000余亩 | 泸县奇峰镇曹市片区高粱种植面积,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希望。 |
预计产量 | 300万斤 | 杨柳村高粱预计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 |
亩产增加 | 100斤左右 | 与去年相比,亩产增加,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
预计收益 | 7200万元以上 | 通滩镇红高粱种植预计收益,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
近日,泸县奇峰镇曹市片区5000余亩订单高粱基地的高粱陆续成熟了,一串串籽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微风吹过,铺开了一层层红色的穗浪。此情此景,让粱农们笑开了花,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为提高红高粱品质,通滩镇组织7名农技员长期开展红高粱种植科技示范户技术专题培训,以每个农技员带10户科技示范户,每户科技示范户带动20户农户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适时召开红高粱播种育苗、移栽及后期管理现场会,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改变传统农业建成特色产业,射洪市瞿河镇乡村振兴办主任卢青风介绍道:“生态酒粮园区将过去的小田小土改建成高标准农田,主要生产小麦、高粱、玉米等优质酿酒专用粮。”
为推动高粱产业的顺利发展,通滩镇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和渠道,解决了种源保障、物资供应、示范引导、培训宣传、收储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资金,奠定了高粱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12年以来,实施了小农水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扶贫项目、现代农业、农综项目等5个项目全部落地见效,提高了耕地质量。通滩镇在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设备的同时,重点实施好红高粱基地小微型水利工程和小型生产用蓄水池建设,基本实现了酿酒红高粱基地的有效灌溉。
给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务工机会,为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和玉珠高粱专业种植合作社签订了高粱收购合同,合作社以每公斤2.4元...
据党委书记赵策介绍,今年高粱大获丰收,亩产增加100斤左右,按去年收购价来算,今年每户平均收入可增加1000元左右。泸州老窖公司、市、区、镇农技人员也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直接示范新品种,增强了科技推广的实效性,提高了广大农民种植红高粱的积极性。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通滩镇借力泸州酒业平稳发展优势,把红高粱作为一个优势产业来做大做强。通滩镇通过“支部+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进行泸州老窖有机原粮基地建设,以促进农产品向有机方向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在玉田、开丰等村创建了泸州老窖红高粱生产基地核心示范片6000亩,以此辐射带动全镇红高粱产业迅猛发展。
今年,杨柳村种植有高粱5000亩,覆盖农户592户,风调雨顺的气候让杨柳村的高粱获得了大丰收,预计产量可达300万斤,产值可以达到1380万元。
近年来,沙湾市东湾镇南湾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种高粱试种植,采取订单农业种植模式,调动农户种植制种高粱的积极性。
我们今年种了1000多亩有机高粱,好的一亩能产1000斤左右,亩产都在800斤左右,种植面积相比去年提升15%,我们都是订单农业,收获的高粱直接卖给仁怀红谷酒业,每户种植收入较去年提升5%左右,今年又是个大丰收。
同时,通过“一事一议”工程修建道路,将基地村、组与主干公路“联网”,方便了产品的运输;在土地间修建机耕道等,提高了农业机械使用率,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有农技人员的指导,我们种植高粱更加放心,更有信心,对于我们高粱种植大户对高粱的施肥和病虫害管理,通滩镇农技人员亲自‘监督’进行。”开丰村4社村民车福荣说。
“高粱进入成熟期,其特征是植株下部叶枯黄,高粱籽粒变棕红色,清洗好农具、晒坝,抢晴天收割、脱粒、单独晾晒至含水量13%以下,装袋,妥善保管……”眼下,正是红高粱收割的大好时节。
更多关于高粱的信息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高粱频道详细了解。
千万斤高粱,农民收入攀高,聚焦农业丰收与农民增收。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丰收高粱助农增收,案例解析未来趋势。
农技培训助力高粱丰收,科技强农显成效
为提升红高粱品质,通滩镇组织农技员开展技术培训,通过“一对一”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同时,邀请市区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红高粱生产关键环节提供指导。此外,利用“远程教育+大喇叭”模式,收集、学习、借鉴红高粱种植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红高粱品种更新换代。
农业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产业发展
政企合作,激发产业活力
产业规模扩大,带动农民增收
通过以上措施,通滩镇红高粱种植面积近3万亩,亩产600斤左右,预计收益可以达到7200万元以上。这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