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引种初期,需关注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
小尾寒羊,作为我国集高产、快长、体大于一身的优良地方品种,被誉为国宝。在两年多的引种实践中,我发现加强引种初期种羊的管理至关重要,对增强其适应性、抗病力、提高繁育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小尾寒羊抗病力很强,发病初期症状很不明显,要经常观察羊的精神状态、饮食、运动情况,稍微出现不正常即说明羊已病。引种初期常发的病主要有角膜炎、口炎、肺炎。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
饲养过渡如果引种地与饲养地的环境条件、饲养方式、饲养水平相差比较大,应按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过渡,使羊尽可能地减少刺激,并迅速适应当地环境。
饮水饲喂种羊经过长途运输都很疲乏,应先让羊充分休息,切勿惊群,待其稳定后再饮水。第一次以新鲜米汤或稀玉米面汤为好,不可给予水质不洁或与体温相差悬殊的饮水。由于羊长时间空腹,第一次饲喂量不要太足,可给予优质饲草喂至七成饱,使胃肠功能得到充分调理。
引种准备项目 | 内容 |
---|---|
羊舍建设 |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设羊舍,确保舍内通风、采光良好,便于管理。 |
运动场设置 | 羊舍建设运动场,设置消 |
喂后稍事休息,对所引羊进行清点、检查,并按性别、年龄、体质状况分群。对较瘦弱的羊以70%玉米面、25%饼粕、5%麸皮进行短期补饲,尽快恢复其体质。
实际工作中为保证引种的成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应熟悉小尾寒羊的自身习性,了解其生活习惯和生活特性,引进适合养殖的品种;然后确定引进渠道的合法性,选择质量好、信誉好的种羊场;最后明确引入地的...
可根据羊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组群,对不同组群的羊群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技术,并针对不同羊...
引种初期管理小尾寒羊引种成功的关键
环境准备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设羊舍,确保舍内通风、采光良好。同时,对圈舍和运动场进行彻底清扫和环境消毒,为羊只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羊舍建设要考虑到夏季通风、防潮、遮荫,冬季防寒、避风。这些细节的处理,有助于羊只适应新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驱虫工作根据羊群结构、妊娠配种情况和羊体状况,灵活掌握驱虫时间。选用对羊只副作用小的驱虫药物,如左旋咪唑、三特注射液等。
剪毛药浴对毛较长的羊只,特别是瘦弱的羊,要进行剪毛。夏季留茬不宜过短,以防蚊蝇叮咬。剪毛后7-10天进行药浴,选用0.1%的敌百虫药液,液温控制在30℃左右。
引种须知小尾寒羊作为优质肉羊品种,肉质鲜嫩、无膻味、营养价值高。但在引种时,仍需谨慎。选择体形长方形、胛宽平、背长、股骨部平直而宽、胸宽深、颈短、皮肤薄而宽松的羊只。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无角或有小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