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兔黄尿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仔兔急性传染病
作者:茶乡老农•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0
仔兔黄尿病,这种由病毒引起的仔兔急性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防治,本文将深入剖析仔兔黄尿病的各个方面。
原因 | 描述 |
---|---|
圈舍环境卫生差 | 兔舍不干净、潮湿,导致病原菌滋生。 |
笼具不规范 | 笼具过窄、尖锐异物,易造成母兔乳房损伤,引发乳房炎。 |
饲料营养不均衡 | 饲料营养不足或过量,导致母兔营养差,产奶不足。 |
饲养管理不当 | 母兔产前饲养管理不当,产后感染导致发炎。 |
仔兔排出黄色水样稀便,污染后肢及肛门周围。
仔兔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
仔兔出现脱水、体重下降等症状。
四、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规范笼具制作,避免母兔乳房损伤。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做好母兔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
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仔兔。
母兔治疗:查找病因,消除致病因素。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奶头。发病初期,先冷敷,次日改为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3次。
仔兔治疗:全窝喂服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1ml/只,一天一次,连喂3天。对脱水严重的病兔补喂葡萄糖生理盐水2ml/只,每日3次补充液体。
预防仔兔黄尿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圈舍环境卫生,经常打扫兔舍,保持兔舍干燥卫生,空气清新。
定期对兔笼、兔舍及用具进行消毒,对产仔窝用火焰消毒,垫料用撒真菌粉消毒。
定期饲喂中药添加剂益母生化散,提高母兔的非特异性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妊娠母兔临产给其喂饮10%的葡萄糖溶液加维生素C,即每天配制10%葡萄糖溶液100毫升,加入1支注射用维生素C,连喂5~6天。
在位于我国东北某地的养兔场,由于圈舍环境卫生处理不当,导致仔兔黄尿病频发。该场共有母兔200只,仔兔300只。为改善这一状况,场主采纳了以下措施:加强圈舍的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兔舍干燥、清洁;定期对兔笼、兔舍及用具进行消毒;最后,对产仔窝用火焰消毒,垫料用撒真菌粉消毒,净化饲养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仔兔黄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母兔和仔兔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