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力推进牦牛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 | 内容 | 时间节点 |
---|---|---|
野血牦牛繁育基地 | 曲麻河乡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 | 三月初开始 |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 向阳村建设 | 2020年 |
牦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 青海省级财政下达 | 目前 |
原来,多杰战斗书记口中的“野血牦牛繁育基地”,是曲麻河乡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在三月初曲麻河乡党委乡政府就开始整合老乡们手中的土地,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零零碎碎的“小草场”变为1.23万公顷的大牧场,作为繁育基地统一标准的高规格牧场。
牦牛产业是青海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农牧产业之一,更是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推进牦牛产业振兴,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统筹谋划,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优势,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牦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实施草原奖补政策和“粮改饲”试点,进一步夯实了牦牛产业发展的饲草料基础;通过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调整牧区生产关系,牧民群众生产动力得到激发;牦牛养殖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年一胎、高效养殖等关键技术逐渐成熟,为牦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筑牢了基础,“世界牦牛之都”开始叫响全国。
牦牛是全球唯一适应高寒条件的大型物种,也是整个青藏高原发展肉牛类的基础。青海省农牧厅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青海牦牛存栏总量480.97万头,居全国之首,占全世界牦牛存栏量的32%。只是,庞大的数量背后却是多年以来原始放牧、产业粗放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的状态。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高度重视生态畜牧业发展,将畜牧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专业合作社,让牦牛从个体户变成集体户,采取放牧+冬季补饲养殖方式,大力推进。
据悉,青海省相关部门将围绕建设牦牛饲草料、标准化养殖和仓储加工基地,健全牦牛良种繁育、科技服务、品牌及营销体系,制定牦牛产业生产加工标准,完善推进牦牛产业发展机制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牦牛产业振兴发展。
青海省级财政已下达牦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作为引导性资金,通过撬动社会、金融资本,共同助力牦牛产业振兴发展。
我们刚刚完成了青海全力推进牦牛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讲解,现在切换到青海牦牛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曲麻河乡的蜕变,野血牦牛繁育基地的崛起
青海牦牛产业:特色与潜力的完美结合
从个体户到集体户,牦牛养殖模式的转变
政策推动与资金支持:牦牛产业振兴的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