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羊奶产业从传统走向规模化,迈向产业化发展
“东弗里斯羊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奶绵羊品种,被称为‘绵羊界的荷斯坦’,年泌乳期可以达到210天至230天,产奶500升至800升,而且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产羔率达230%,是我们发展奶绵羊产业的理想品种。”张立研究员介绍,“我们将利用现代繁殖生物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扩大群体规模并不断提升群体生产性能,以满足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大部分内蒙古奶山羊养殖仍然以100只以下的散户为主,养殖大户、大型养殖场数量有限,同时良种覆盖率低,养殖模式传统,从源头上制约了羊乳产业规模...
年份 | 奶山羊存栏量 | 带动脱贫户数 |
---|---|---|
2015年 | 10万至12万只 | 2万多户 |
2018年 | 待定 | 待定 |
2015年,蒙羊羊乳业与呼和浩特清水河县政府签订了合作推动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协议。“十三五”期间,将使清水河县奶山羊存栏量达到10万到12万只,帮助和带动2万多户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历经近两年的可行性研究和紧张筹备,2018年7月,蒙羊羊乳业日产100吨生鲜羊乳加工项目将正式投产,这也让蒙羊羊正式成为“中国乳都”首家羊乳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2016年7月,首期投资5000万元的奶绵羊养殖项目落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目前,养殖基地内存栏东弗里斯奶绵羊500多只,东弗里斯羊与小尾寒羊、蒙古羊的杂交一代2000多只,已形成国内最大的东弗里斯羊及其杂交后代群体。到2018年底,杂交群体规模将达到1万只。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该项目的倡导者与技术支撑。“发展奶绵羊产业对内蒙来说意义重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光鹏教授坦言,“我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化的奶绵羊品种,奶绵羊产业也无从谈起。我们引进的是全球最优秀的奶绵羊种质资源,目标是利用蒙古羊与小尾寒羊培育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绵羊新品种,实现绵羊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羊奶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呼和浩特新城区大青山脚下的“内蒙古蒙羊羊奶源基地”,一身白大褂的李春霞与员工正在给奶山羊喂饲料。“让我看看你们是不是又长高了,长壮了……”李春霞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奶山羊。
应利用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快速发展羊乳产业,推进奶业振兴 ●依托农牧业既有的基础优势,从政府、企业到牧户统一认识,提高羊乳产业发展地位,引导和扶持羊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李瑞峰侯淑霞闫晨丽 乳业是健康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内蒙古兴区富民的基础产业和优势
可记者最近走访却发现,在这片大草原上很多养殖户、合作社、中小企业却养起了奶山羊,而且国内首个奶绵羊养殖项目也在这里落户。可以说,借着奶业发展的劲风,羊奶产业已然成为继牛奶产业之后,内蒙古的又一张靓丽名片。目前,羊奶生产正在突破传统的模式向产业化迈进,成为草原绿色优质产品的代言。
蒙天然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投资方。谈起该项目,公司董事长李宇栋十分兴奋:“内蒙古绵羊养殖基础好,饲草料资源丰富,具备完善的乳制品产业链,非常适合发展奶绵羊产业。在内蒙古大学专家的技术支持下,我们的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公司今年准备再投资1个亿,扩大现有养殖基地的规模,并建设1个高标准的奶绵羊生产示范基地,届时将会有5000-7000只产奶母羊入驻。2018年我们将喝到第一杯绵羊奶;2019年,我们将实现绵羊奶的规模化生产。我们也希望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共同将内蒙的奶绵羊产业做大、做强,让中国人都能喝上内蒙生产的高品质绵羊奶。”
2014年,巴彦淖尔市特羊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五原县建设了近2万亩的奶羊养殖基地,每天早上5点,下午3点,伴因为清澈的哨声,6000多只奶山羊,从各个羊舍顺着专用通道鱼贯而出,排成长队,欢快地奔向现代化的挤奶厅。挤奶厅里是两台专为奶山羊设计的并列式挤奶机,4列,192只羊,3名挤奶工,放料、消毒、药浴、挤奶……一系列工序之后,只要8分钟就全部挤奶完毕。而挤出的羊奶,会通过自动化管道进入到冷藏罐中,再通过冷链运输到加工厂加工生产,整个过程都是全封闭,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羊奶品质的影响。
“内蒙古有土地、人力、技术等优势资源,羊奶的市场前景无限大”。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林永亮表示。
作为全国最具农牧产业发展优势的大省,内蒙古已主导构建了中国牛奶产业化的竞争格局;但却错过了羊奶产业发展早班车,现在正面临羊奶产业快速发展...
早在《魏书》中就有记载:“常饮羊乳,色如处子”,说的就是羊奶的美容功效,此外羊奶还有调节肠胃,缓解便秘,安神助眠,滋阴补肾等多重功能。从口感上羊奶最接近母乳,所以更香更浓更细腻;从营养价值来看,羊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分别是牛奶的2倍和4倍;此外,羊奶中含的蛋白分子更细小,人体更容易吸收。内蒙古正是看准了羊奶产业中的巨大潜力,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如今,蒙羊羊乳业的“雅曼苏”羊奶粉已正式投放市场,打开京东网购平台,好评100%,“没有膻味,香微甜”“已经喝了半年了,味道非常好”“质量上乘、味道鲜美”……看着这些买家评论,更加坚定了李春霞做好这份事业的信心。
“绵羊奶口感好,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奶中之王’。”重点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郑重博士表示,据研究表明,绵羊奶的乳脂、乳蛋白、维生素含量和钙含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山羊奶和牛奶,且不会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特别适合婴幼儿和中老年人群体,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陕西省的奶山羊产业发展良好,这为内蒙古发展奶绵羊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鉴于内蒙古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绵羊的养殖基础相对更好,奶绵羊可能是内蒙古发展羊奶产业的更好选择。陕西有句话,叫‘家养3只奶山羊,保你快步进小康’,每只产奶奶山羊每年能给养殖户带来2000多元的收益。相信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以后也一定会通过养殖奶绵羊过上小康生活。”
在镇上的巴音乌力吉奶食品店里,羊奶制品每天的销售额都在4000块以上,消费者赵海明专门来这里买羊奶制品,“市场上的牛奶制品比较多,这里有羊奶感觉挺新鲜的,我们过来就是尝一下这个味道”。
在家庭经营原有模式逐渐走向衰落的状态下,积极推动农牧业的产业化和农地、草场的集约化。要通过“农牧区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开展...
说起与奶山羊的缘分,李春霞滔滔不绝。这些年,她诚心钻研奶山羊产业链,近1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谈论的都是与奶山羊有关的话题。李春霞说:“当时选择养羊,一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土地有感情;二是因为养羊成本低,当时一头牛要两万元,两万元能买30只羊,我的事业就能起步了。”
2000年,李春霞先后到北京、西安等地学习奶山羊饲养技术,并非科班出身的她在学习期间,更加刻苦。2001年3月份,从陕西省国家级奶山羊良种繁育场购买引进良种奶山羊30只,这些体质不一的奶山羊在归途中并不顺利,折腾一路回来后,有的奶山羊生病被淘汰,有的奶山羊适应不了气候被淘汰。这批被李春霞看作是“实验羊”的奶山羊们让她着实看到了更多在饲养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饲养,到2004年10月,李春霞手里的奶山羊母羊数量发展到360多只,共销售鲜羊奶280多吨,收入50多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当地乡亲们纷纷养起了奶山羊。“养殖数量和规模的逐渐扩大,鲜奶产量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应尽快解决奶制品开发加工的问题。”李春霞用3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呼和浩特市50多家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最终与一家公司达成了联合开发羊乳制品的合作协议,当地村民的鲜羊奶有稳定的销路,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养殖的积极性。
他们是内蒙古羊奶产业的先行者,也是见证者、参与者,正在整合内蒙古的各方资源和优势建立核心竞争力。因此,相对农户家庭式散养,奶羊的规模化...
从营养价值和奶源特性羊奶的营养成分接近于母乳,易于消化吸收,保健作用强,但是奶羊的产奶期短,导致羊奶一直不能产业化加工。2014年,巴彦淖尔市鼓励养殖户和企业投资羊奶产业,因为当地奶羊养殖户的增多、奶源的增加,羊奶制品开始向产业化迈进。
巴彦淖尔也要立足自身优势,寻求一条独具差异化的优质羊乳发展之路! 奶源品质决定乳制品品质 从黄金奶源带看内蒙古农牧发展 南北纬40°—50°之间的温带草原是被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这一区域内的草原常年被温带气候所环绕,具有适合奶牛、奶羊健康生长、繁殖的综合环境优势:四季适宜的温湿度、
2005年,李春霞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内蒙古蒙羊羊业有限公司,以羊乳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成为当地致力于服务“三农”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奶山羊养殖的公司化经营。到2006年底,当地奶山羊养殖数量达一万多只,日产鲜奶10多吨,养殖户每年每只奶山羊的纯利润在1000元以上,带动2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对新建、改造奶羊场进行扶持和补贴,推进羊奶产业发展。9月11日,在内蒙古一家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通过电脑...
我们刚刚完成了内蒙古羊奶产业从传统走向规模化,迈向产业化发展。的讲解,现在切换到内蒙古羊奶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篇章。
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羊奶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新的篇章。这片广袤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牧草资源,也滋养了独具特色的羊奶产业。
羊奶产业的破茧成蝶在巴彦淖尔市特羊牧业科技有限公司,6000多只奶山羊每天在现代化的挤奶厅中完成挤奶,整个过程全封闭,保证了羊奶的品质。公司董事长李宇栋表示,内蒙古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和完善的乳制品产业链,为奶绵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内蒙古,羊奶产业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奶制品,还涵盖了羊奶饮料、羊奶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阿拉腾花家,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通过加工羊奶,年收入近10万元。这充分展示了羊奶产业在内蒙古的多元化发展潜力。
内蒙古羊奶产业正以创新驱动,迈向产业升级的新篇章。在政府、企业和牧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产业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