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多湿,鸡舍通风不良易引发疾病
夏季鸡舍高温高湿,许多细菌病和一些经蚊虫传播的疾病就会对产蛋鸡造成威胁。
疾病名称 | 病原体 | 防治措施 |
---|---|---|
大肠杆菌病 | 大肠杆菌 | 加强通风,保持鸡舍干燥,定期消毒 |
沙门氏菌 | 沙门氏菌 |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防疫措施 |
鸡痘 | 痘病毒 | 接种鸡痘疫苗,加强鸡舍消毒 |
葡萄球菌病 | 葡萄球菌 | 加强鸡舍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合理喂养 |
1、保水:保证供给充足饮水。
夏季气温高,肉鸡的呼吸加快,鸡体水分蒸发量大,其饮水量明显增加。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确保每只鸡都能饮到充足的水。另外,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
2、防湿:注意保持鸡舍和运动场的干燥。
肉鸡最适宜相对湿度为50-70%,相对湿度高于70%时,其羽毛粘连、污秽、关节炎病也会增加。特别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易使微生物孳生繁殖,诱导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青绿多汁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促进肉鸡的食欲,帮助消化,既解渴又降温,有利于肉鸡休息。
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这种方法可使舍温降低4-5℃,保持降温时间6-8个小时。
2、降能:降低饲料能值。
在25℃以上时,鸡舍温度每升高1℃,肉鸡采食量就降低1.6%。因此,要适当降低能量,提高蛋白质水平10%-15%,可用植物蛋白质代替动物蛋白质饲料。
四、加强鸡舍卫生管理2、及时清理鸡粪,避免氨气超标。
3、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1、根据鸡只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3、加强免疫接种,提高鸡群抵抗力。
夏季高温多湿,鸡舍通风不良易引发疾病,需科学管理。养鸡人要重视鸡舍通风管理,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纵向通风鸡舍的进风口和排风口温差显著,尤其在酷暑季节,鸡群倾向于聚集在温度较低的进风口。这种现象大大影响了通风效果,增加了鸡舍内疾病的风险。
在炎热的夏季,除了加强通风,还可以增设降温设备。例如,水帘空调能够迅速将凉风引入鸡舍,有效降低温度,提升空气中氧气含量。此外,暴雨天气下,鸡舍内湿度较高,若不加强通风管理,鸡群易因高温高湿环境而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
3、防蚊蝇:防止蚊蝇侵害鸡体。夏季蚊蝇多,除注意鸡舍、运动场卫生,清除杂草,填平污水沟坑,钉纱窗,定期喷药灭蚊蝇。
1、防病:预防疾病。高温降低鸡只抵抗力,易发生球虫病、葡萄球菌病等。除补加抗菌素,鸡舍带鸡消毒,选择广谱高效消毒剂,按每平方米15毫升进行喷雾。
华秦预混料技术部王小卫指出,鸡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理想温度范围为18-21℃。不同温度区间鸡的表现如下:高危险温度区表现为气喘、虚脱、中暑、死亡;中危险温度区表现为产蛋量下降、蛋变小、蛋壳变薄、增重差、抵抗力差。
鸡霍乱主要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高,尤其在春夏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最容易发病。
3、保通风:保证鸡舍通风良好。高温环境下,呼吸频率加快,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浓度加大,需保证鸡只充足的氧气。
3、降密度:降低饲养密度。夏养肉鸡适宜密度:7-14日龄每平方米30-25只,21-28日龄25-15只,35日龄至出栏10-5只。每群以300只为宜,群与群间用栅栏隔开,利于空气流通。
鸡舍通风管理是否有效,不能仅看温度计和温控器显示的温度,还需根据鸡只体感温度和鸡群表现来判断。高温时段主要采用纵向通风系统,并使用湿帘降温系统。鸡只背部的最大风速不超过3m/s。
因此,建议养鸡人在夏季鸡舍通风管理上,做好以下四个方面:搭建凉棚,涂成白色或覆盖隔热层;加强通风,确保鸡舍内温度在23℃-27℃范围内;保持鸡舍干燥,防止霉菌孳生;定期喷药灭蚊蝇,保证鸡群有一个安宁的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