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鸡马杜霉素中毒:鸡马养殖中常见药物

兽药名称 基本用法
青霉素钠 肌注: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
氨苄西林 拌料:0.02%
泰乐菌素 饮水:0.01%~0.02%,肌注:5~10毫克/千克体重
泰妙菌素 饮水:0.01%~0.02%,肌注:5~10毫克/千克体重
卡那霉素 饮水:0.01%~0.02%,肌注:5~10毫克/千克体重

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新型抗球虫药,与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相比,具有抗球虫谱广,抗球虫活性强,耐药性产生缓慢以及与其他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该类药物中马杜霉素效力最强,对鸡的各种球虫如柔嫩、堆型、布氏、巨型、毒害、和缓等艾美尔球虫均有很强的抗球虫活性,对其他聚醚类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球虫仍然有效。

鸡马杜霉素中毒:鸡马养殖中常见药物

马杜霉素由美国氰胺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1992年我国开发成功并大批量生产,由于价格较低,对球虫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使马杜霉素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该药毒性较大,安全范围窄,使用剂量非常接近鸡的中毒量,超量使用易引起禽中毒。

一、中毒机理

饲料混合不均导致中毒由于马杜霉素用量小而难以确保其在饲料中混合均匀,故极易使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中毒。向饲料中加入马杜霉素时,由于二者的颗粒直径相差很大,人工搅拌很难混匀,从而造成药物在饲料中分布不均匀。另外,有些养鸡户的饲料为人工配制,混合时不是单一混合,而是将各种饲料成分放在一起进行混合,人工搅拌不充分,导致部分饲料中的马杜霉素含量过高。

马杜霉素推荐使用剂量是5毫克/公斤饲料,在此使用范围内安全可靠,无明显的毒性作用。超过6毫克/公斤就对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料利用率下降。超过7毫克/公斤的浓度混饲,即可引起鸡不同程度的中毒。

只是,由于该药物的应用剂量较小,一些养鸡专业户在使用时盲目加大剂量,导致中毒现象频发。

食入过量的马杜霉素8~16小时后,鸡群不安,病情迅速加重。鸡群先后出现口流粘液,站立不稳,有的拉稀,有的侧卧。头部尾部震颤,严重者歪头斜颈,角弓反张,倒地不起,呼吸喘促,数小时内死亡。如及时救治,症状可于10~20小时后消失,少数重病例可遗留后遗症,如站立不稳,头尾震颤呈间歇发作。

剖检可见腺胃、十二指肠黏膜出血。肝肿大,呈鲜红色,有出血斑,切面多汁。心肌出血,胸肌及腿肌有条状、点状出血。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产生中毒马杜霉素不能与某些抗生素联合使用。如饲喂含马杜霉素饲料的鸡在发生霉形体感染时,使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治疗而加大了马杜霉素的毒性。

卡那霉素,抗菌药物,饮水:0.01%~0.02%,肌注:5~10毫克/千克体重,尽量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目前养殖场常用的兽药主要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中枢神经系统药、抗炎药、生殖系统药、解毒药和其他类药物。

四、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马杜霉素和饲料混合时,采用粉料配药,逐级稀释法混合,使马杜霉素和饲料充分混匀;查明所用抗球虫药的主要成分,避免重复用药或与其他聚醚类药物同时使用;购买饲料时要查询饲料中是否有马杜霉素。

治疗措施目前,对于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的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治疗的主要措施是保肝、排毒、补液和调节机体钾、钠离子平衡。立即停喂混有马杜霉素铵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0.1%的维生素C原粉。饮水中溶入0.1%肾肿解毒药及5%葡萄糖粉,自由饮水,或饮用0.1%VC和5%葡萄糖水,连用2~3天;用中药绿豆、甘草、车前草等煎水,供中毒家禽自由饮用;注射抗氧化剂维生素E或亚硒酸钠溶液,能有效降低马杜霉素的毒性作用。

探讨完鸡马杜霉素中毒:鸡马养殖中常见药物,过量使用可致中毒。的核心问题,接下来关注鸡马杜霉素滥用:养殖风险与应对策略。

鸡马杜霉素中毒:鸡马养殖中常见药物
案例一:饲料混合不均引发中毒

某养殖户在混合马杜霉素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饲料混合不均。局部饲料中的马杜霉素浓度过高,导致部分鸡群出现中毒症状。鸡群表现为不安、站立不稳、拉稀等,严重者出现角弓反张、呼吸喘促等症状。经诊断,这是由于饲料混合不均导致的马杜霉素中毒。

针对马杜霉素滥用引发的中毒问题,

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马杜霉素,避免盲目加大剂量。

确保饲料混合均匀,避免局部马杜霉素浓度过高。

在使用马杜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加强养殖户的培训,提高对马杜霉素的认识和使用技巧。

马杜霉素滥用带来的养殖风险不容忽视。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