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套种的山稻迎来丰收,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一米多高的山稻间,一株株高出一截的薄壳山核桃树显得格外抢眼。农场主江东校自豪地介绍,这种在高山上套种山核桃和山稻的种植方式,源于他一次去武义考察的灵感。看到套种油桃树和山稻,发展林下经济效益非常好,江东校决定在自己的山上尝试这种种植模式。
项目 | 内容 |
---|---|
种植地点 | 奉化萧王庙街道棠岙村竹夹岙海拔六七百米的高山上 |
种植作物 | 薄壳山核桃和山稻 |
种植原因 | 发展林下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
种植效果 | 山稻试种成功,迎来丰收 |
沿着一条曲折陡峭的新开山路盘绕而上,终于到达山岗。只见100多亩新造梯田上种植的山稻已经是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核桃树要7年以后才有收入,稻子当年就有收入。”江东校说。这种套种模式不仅让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今年初,江东校引进了3500株薄壳山核桃苗,同时从省林科院购买山稻种,开始播种。如今,山稻试种成功,丰收在望。
据了解,山稻是一种旱稻,种植时不用育秧,隔一段距离挖个小坑,扔下七八粒种子即可。虽然亩产量只有200-300公斤,比水稻要低,但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帮助林作物幼苗遮阴、抑制杂草、提高肥力,更重要的是它的生态效益。
奉化市首席粮油专家刘开贤表示,近几年新开发的耕地,一般土壤比较贫瘠,从种植作物角度看可以种植旱稻,因为旱稻根系发达,抗旱力特别强,耐贫瘠,还可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这种山稻套种模式为林农带来了福音。奉化市林特总站高级农艺师吕道坤表示,这个做法今后在山区、新造田里面可以推广,特别是瓜果幼龄期比较长的像香榧、山核桃等经济作物,像这种山稻套种效果更加明显,既可以减少短期的投入成本,又可以增加一些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够促进经济作物的生长。
因为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套种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为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刚才聊了薄壳山核桃套种的山稻迎来丰收,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现在聊聊薄壳山核桃套种稻,生态农业新典范。。
创新实践:山核桃与山稻的巧妙结合东硕农业,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科研为后盾的企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南京林业大学的薄壳山核桃育苗及品种配置关键技术,投资1200万元,迅速建成10万棵育苗基地,200亩核桃示范基地,100多亩全国...
今年,造林建园较早的薄壳山核桃挂果多、果实大、质量好,预计增产10%以上,迎来了丰收季。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稻套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推广前景:生态农业的绿色未来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