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指鹿类养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地区 | 主要鹿种 | 养殖规模 |
---|---|---|
吉林、辽宁、黑龙江 | 梅花鹿 | 大规模 |
新疆、内蒙古、辽宁 | 马鹿 | 大规模 |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云南、贵州 | 多种鹿种 | 中规模 |
目前,全球驯养鹿的数量约为600万至800万头,其中新西兰拥有200万至300万头。这一庞大的数字反映出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从轻工、纺织到食品加工,鹿皮、鹿毛绒等材料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鹿产品,尤其是鹿茸,每年大量出口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鹿不仅是食草动物,还具有药用、肉用、皮用、观赏用和狩猎用等多种价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鹿茸、鹿肉、鹿血、鹿鞭等都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商品。近年来,因为科技的发展,鹿产品的开发越来越丰富,如鹿茸血酒、鹿鞭酒、鹿胎营养膏、鹿骨冲剂等高科技产品相继问世,为鹿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野生鹿与驯养鹿的区别野生鹿是自然界生存的物种,属于《濒危野生动物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物种。世界各国均以法律形式规定禁止扑杀、开发养殖利用与流通。而驯养鹿则是经过人工杂交培育的新生产种群,品种繁多,广泛分布于非原产地,不属于国际公约保护之内,可供养殖利用和流通。
我国养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现有包括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多种鹿种。近年来,我国养鹿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鹿养殖业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效益:鹿茸、鹿肉、鹿血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社会效益:养鹿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鹿产品加工、旅游观光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效益:养鹿有助于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政府支持与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养鹿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养殖户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开拓。据初步统计,全国养鹿场约有4000多家,其中100头以上的约有3000多家,规模普遍不大,个体户占多数。我国生产的鹿茸有70%外销,显示出国际市场对鹿茸的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因为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鹿产品药用价值认识的深化,鹿茸、鹿血等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养殖技术将不断升级,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等措施,鹿养殖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分析鹿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指鹿类养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鹿养殖:案例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梅花鹿的驯养已成为当地养殖业的亮点;而新疆、内蒙古和辽宁则是马鹿驯养的主要区域。此外,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纷纷加入养鹿行列,展现出养鹿业的蓬勃发展。
以吉林某鹿场为例,2002年至2018年,该鹿场茸鹿养殖业的产值逐年增长,经济效益显著。鹿茸作为东北三宝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俄罗斯驯养鹿养殖始于19世纪40年代,主要饲养梅花鹿和马鹿,至20世纪末已达30万头以上。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朝鲜的养鹿业也比较发达,约有几十万头。
在亭湖区新兴镇,杨茂的梅花鹿养殖场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之路。杨茂的妻子准备了麻醉剂“鹿眠宁”和苏醒剂“鹿醒宁”,以及钢锯、细布条、止血散等。成年雄鹿一般重200-300斤,处于发情期力气很大,所以注射针剂只能通过特殊的“武器”——一根一米多长的空心铝管。将针管放进铝管后,瞄准雄鹿,吹气推动针管射出。而针管上有橡皮筋,针管扎至雄鹿身上后,就能自动完成注射。
养鹿业作为特种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包括鹿茸、鹿肉、鹿血、鹿鞭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当前,养鹿业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地发展较快,出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趋势。同时,产业链也日趋完善,从饲料种植、种鹿繁育、产品深加工到市场销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新西兰在19世纪80年代先后从英格兰、苏格兰等地引进梅花鹿、水鹿和美洲马鹿、赤鹿等进行天然放养,至20世纪90年代实行围栏饲养,重点发展肉、茸并举的生产经营。至2002年,鹿产品产量已达鹿肉1700万kg、鹿茸鲜品15万kg、鹿皮49万张,出口金额达2亿新元以上。
杨茂是亭湖区新兴镇梅花鹿养殖大户。去年最盛之时,饲养场内梅花鹿数量直逼300头,现今仍有180头左右。每年的六月至八月,正是割鹿茸的最佳时节。几天前,我们有机会得以近距离观看了割鹿茸的全过程。与想象中不一样的是,采集场面一点也不血腥,时间最长的只有十分钟。苏醒后的梅花鹿精神状态甚好。
政府鼓励养殖户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开拓。2024年,中国鹿产品出口额达到了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鹿茸、鹿肉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超过了60%。国内市场需求也在稳步增长,2024年国内鹿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40亿元大关。
我国养鹿业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只是,鹿养殖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因为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鹿养殖量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并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更多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