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蝇蛆转化病死动物,变废为宝
厨余生活垃圾、养殖业动物粪便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变废为宝也是生态环保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在一个简易的厂棚里,两侧各垒砌了两个水泥,一个存放着餐厨垃圾,另一个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它们形如蝇蛆,这就是黑水虻幼虫。刘杰把黑水虻成虫、幼虫、蛹、粪便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生态循环。
顾柏明坦言,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车间都罩着厚厚的玻璃墙,天花板上有多个通风口。这些设置的作用,是把产生的废气吸到外面,集中进行细菌消臭处理,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玻璃外面是闻不到味道的。”顾柏明对废气的处理效果自信满满。
项目 | 数据 |
---|---|
处理1吨死亡动物的成本 | 800元 |
产生蝇蛆 | 230公斤 |
产生有机肥 | 800公斤 |
净利润 | 750元 |
桐乡市恒生动物生物处理厂建成投入了1600万元资金,如今生产效益怎么样呢?处理1吨死亡动物的成本是800元,可产生230公斤蝇蛆和800公斤有机肥。蝇蛆1公斤5元,有机肥1吨500元,这样下来,处理1吨死亡动物的净利润为750元。死亡动物处理中心正式建成投产后,具有年处理死亡动物7300吨,产生蝇蛆1800吨、有机肥2400吨的生产规模。
桐乡的死亡动物每天约6吨左右,都拉到这里处理,处理厂每天净利润4500元,处理周期是4-5天。“从去年投产到现在,厂里盈利30万元左右。”顾柏明说,处理厂最大日均处理量为20吨,暂时还未达到,望通过长效运行,使周边养殖户更大程度受益,“造福现代农业发展,死亡畜禽的生态资源化利用是个大趋势。”
蝇蛆生态化处理: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无害化生态创新路因为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快速发展,动物卫生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死猪和死甲鱼非法流入市场事件屡被曝光,死亡畜禽如何做到无害化处理,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桐乡石门镇在全省首创一个好办法:蝇蛆生态化处理,把死亡的动物收集起来,通过高温灭菌、熟化粉碎后,作为基质养殖蝇蛆,蝇蛆成为优质蛋白质饲料,残渣处理后成为优质有机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无害化生态创新路。
这种新模式被称为“桐乡恒生模式”,去年7月 在石门镇试产,从今年6月开始,桐乡全市的死亡动物都拉到这里处理,现在平均每天处理6吨。
并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经过一年多生产运行,以工程蝇育虫——猪粪养蛆——活性蝇蛆综合利用——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循环养殖链的各项技术日趋成熟...
效益蝇蛆生态化处理覆盖全市后年处理死亡动物可达7300吨
生物降解之后得到的蝇蛆应用于土鸡、青蛙和小龙虾等绿色生态养殖,剩下的蛆粪则作为有机肥发展粮油、瓜果蔬菜等绿色生态种植业,还有一部分则...
即黑水虻微家畜高效转化与循环....在昆虫农场,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是这样的——.幼虫作为高价值动物蛋白饲料,可以用来养鸡、养鱼、养黄...
每天将产生1350余吨餐厨垃圾。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处置量,实现垃圾循环资源化利用?杭州余杭区的谷胜农业,通过引进黑水虻微家禽蠕虫反应器技术,打造“昆虫农场”,实现餐厨垃圾减量80%以上,变废为宝、生产出多种高品质产品。 黑水虻,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俗称“凤凰虫”。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虻...
养殖业规模化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动物卫生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更日益严峻。养畜禽总有个意外,万一有死掉的畜禽怎么办?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4种:焚烧法、深埋法、化尸窖和湿化法。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焚烧法处理较彻底,但燃料成本大,资源零利用,废气难处理;深埋法人工成本高,且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化尸窖处理简单,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总体投入大;湿化法残余物处理难,废水废气处理成本高。合作社于是动起脑筋,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博采众长?2013年7月,经多次反复研究,合作社人员想到了蝇蛆,用蝇蛆来生物处理死亡动物。蝇蛆生态化处理死亡动物,主要采用高温高压蒸煮原理,把死亡动物变成一种基质,基质一方面养蝇蛆,另一方面化为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在恒生动物生物处理厂的一个车间,有几个很粗的塑料管道,从下直通上来,死亡动物被收集到这里来后,通过这些管道运送到切割车间。“然后,对死亡动物进行1个半小时高温高压杀菌和2个半小时的保温处理。”厂长顾柏明说,高温处理死亡动物需达到140摄氏度,4个小时后,出来的是一种像米汤一样的液体。“这种液体加入粗纤维,变成一种棕褐色固体——基质。”顾柏明带记者到另一车间。2名工人正在把基质里的蝇蛆用铲子拨出,“基质里其实含有80%左右水分,可用来养蝇蛆。”蝇蛆在基质里养4天,就能快速成长,剩下的基质残渣就成为了优质的有机肥,可以循环再利用。“蝇蛆还要分类,大的富含蛋白质,经过精炼提纯后可以成为生物制品,有的还能制药;小的可以当作畜禽、水产养殖等的饲料。”
处理死亡动物养蝇蛆残渣巧变优质有机肥料
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有环保价值。 经过研究,他们选择了五谷虫。在中药药典里,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称为“五谷虫”。其虫体较大,且外皮较薄,动物吃了这种虫饲料后能充分消化。元始环境的目标是建设一批“五谷虫工厂”,将湿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肥的幼虫和富含有机质的...
农民家里养猪等畜禽,一旦死了通常会丢弃或者深埋。但是通过蝇蛆生态化处理,用死亡的动物来养殖蝇蛆,正好实现了资源优化利用,可持续发展无害...
角水虻属的一种营腐食性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这个小昆虫是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之一,餐厨垃圾8-10天内就可以转化为有机肥。说起和黑水虻的结缘,这要追溯到10年前。2003年,杨森考...
产业对猪粪集约化生态处理提高畜牧养殖质量
生产蝇蛆蛋白后的残渣又是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可以说,蝇蛆蛋白的生产少投入、高产出,变废为宝。因为对蝇蛆和蝇蛆蛋白的研究,全国各地涌现了不少蝇蛆深加工开发企业,江苏无锡的“胃贝尔”、湖北武汉的“力诺维素”、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与中国营养食品学科最具权威高校之一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联合生产的....
走进桐乡市恒生动物生物处理厂,记者以为里面会臭气熏天,等看到一片井然有序的洁净环境后,确实有些惊讶。最早,这里是个畜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商品猪、虫子鸡鸭、虫子蛋等。合作社从2008年初开始研究和探索猪粪处理工艺,试点利用生物对猪粪的物质、能量进行消化吸收,并在同年秋季投资260万元建造了种蝇房120平方米,育虫车间1100平方米。经过一年多生产运行,以工程蝇育虫——猪粪养蛆——活性蝇蛆综合利用——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循环养殖链的各项技术日趋成熟。在小规模治污种养循环模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合作社和浙大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建起长期科技合作关系。2011年1月成立从事猪粪收集与处理、有机肥生产和水产养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这里建成投产的集约化猪粪生物处理及综合利用系统,一年能处理猪粪1万吨,生产有机肥4000吨,蝇蛆600吨。对猪粪的集约化、工厂化、机械化处理,防止了猪粪分散处理过程中会 污染的弊端,降低了养猪污染的综合治理成本,使畜禽养殖固废资源利用高值化。
在四川武胜建立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崇明自动化工厂变废为宝.目前,这家用五谷虫吃湿垃圾的工厂已具备每天处理10吨湿垃圾的能力,全部建成后每天...
完成了小小蝇蛆转化病死动物,变废为宝,助力生态循环。的讨论,现在进入小小蝇蛆,生态循环新利器。。
小小蝇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生物,却成为了生态循环利用的新利器。它不仅解决了厨余垃圾和养殖业粪便的处理难题,实现了资源优化利用,还助力了生态环境保护,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