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山镇年产番荔枝逾千吨,成为我国重要番荔枝生产基地
番荔枝,一种热带水果,以其独特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有一个地方,被誉为番荔枝的黄金产地,那就是址山镇。
番荔枝,又称佛头果、释迦果,其表皮满布疙瘩连接成球形,果实大小与石榴相近,果肉呈乳白色,味道香甜,近似于甜牛奶的味道。番荔枝成熟后,果子外壳呈淡绿黄色,因其外形似佛头,故有佛头果、释迦果之称。
址山镇位于珠三角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番荔枝的生长。近年来,址山镇的番荔枝种植技术逐渐成熟,种植面积超过2300亩,亩产600公斤。目前,址山镇已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省番荔枝的重要生产基地,年产量约1380吨,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等地。
种植技术:让番荔枝更美味址山镇的番荔枝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昆中、昆阳村。当地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科学管理,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如合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确保了番荔枝的品质和产量。
“放芽”,是址山镇农民在种植番荔枝时的一项重要技术。钟旭少,鹤山市钟氏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种了350多亩番荔枝,他介绍道:“放芽,就是要综合考虑树的特征,选择结果的地方,一般一棵树,番荔枝果实要控制在120个左右,如果多了,树就会缺营养,第二年就会减产甚至死亡。现在我的果树有8年树龄了。”
钟旭少表示,今年他的番荔枝生产基地,预计比去年增产20%,而且每年产量都会提高。
番荔枝的市场前景广阔,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番荔枝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据了解,番荔枝的采摘期可以延续几个月,一般从当年9月开始采摘,到下一年4月采摘结束。番荔枝从开花、授粉到“放芽”、挂果等,所有工序都需要人手完成,它的花是雌雄同体,这使得番荔枝的种植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尽管如此,址山镇的农民们仍然对番荔枝充满信心,他们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番荔枝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址山镇,这个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小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番荔枝生产基地。在这里,番荔枝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文化和产业的象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番荔枝将为址山镇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番荔枝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未来,番荔枝产业有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提升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效应,番荔枝产业将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番荔枝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热带果实能为更多农民带来幸福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