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长期食用槟榔致口腔癌,11年槟榔史成悲剧

中南大学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翦新春教授表示,长期嚼食槟榔是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疾病的唯一原因,严重者可致口腔癌变。作为全国三大口腔疾病的高发区之一,海南庞大的喜食槟榔人群成为口腔癌变的高危人群。

长期食用槟榔致口腔癌,11年槟榔史成悲剧

大量研究表明,嚼食槟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长期食用不但使人产生依赖,而且可导致口腔癌等。早在1996年,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出台了《禁止生产、销售槟榔的通知》,旨在减少槟榔对人民健康的危害。

槟榔中含有生物碱、多酚类成分等致癌因子,这些成分会刺激口腔黏膜组织,导致损伤,最终可能引发口腔癌。虽然槟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神醒脑,但我们仍需注意其潜在的危害。

槟榔的危害:不仅仅是口腔癌

槟榔不仅与口腔癌密切相关,长期嚼食槟榔还会导致牙齿表面磨耗、牙釉质缺失,牙齿保护层破坏。此外,槟榔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细胞毒性,在嚼槟榔过程中,口腔黏膜会和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发生反应,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和其他相关病症发生。

口腔黏膜发白、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张口受限等,这些都是槟榔危害口腔健康的表现。近年来,因吃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的患者呈增多趋势。

年份 患者数量 手术患者数量
2019年 150例 20例
2020年 180例 30例
2021年 200例 40例

据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年都会接诊近百例因吃槟榔致口腔疾病的患者,其中有10多例需要做手术。

在当地,嚼槟榔被视为一种民俗文化。只是,这种文化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多位医学专家也提醒,长期咀嚼槟榔易罹患口腔癌。

湖南省疾控中心在2011年发表的《湖南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湖南省居民咀嚼槟榔率为38.40%,超过了当时全国平均吸烟率。

提高公众对槟榔危害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槟榔制品的监管,禁止生产、销售槟榔。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口腔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长期嚼食槟榔的习惯,请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保护口腔健康。

通过长期食用槟榔致口腔癌,11年槟榔史成悲剧。的背景,我们引出槟榔成瘾者口腔癌风险高,警惕悲剧重演。

长期食用槟榔致口腔癌,11年槟榔史成悲剧

近期,浙江、四川等地也发布了禁止销售槟榔的相关通知。营山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县槟榔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了集体约谈,要求各经营户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槟榔制品。

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他曾因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而走红,后发行首张EP《白雪公主》,凭借歌曲《白雪公主》走红。只是,长期嚼槟榔的习惯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11年前,17岁的王涛在福建读书时,第一次尝试槟榔,从此爱上了这种提神醒脑的“美食”。只是,长期嚼槟榔的习惯最终导致了他的口腔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彭友俭提醒,长期嚼槟榔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甚至引发口腔癌。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早在2003年就将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尚政军提醒,口腔癌患者可能面临发音、进食、咀嚼、呼吸及面部外形美观等方面的困扰。若口内出现超过一月未愈的口腔溃疡或不明肿块,应及时到权威医院就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