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鼓粒期喷施磷钾,提高产量与品质
因为大豆进入鼓粒期,东北主产区黑龙江的九三垦区春大豆已开始开花结荚。这个阶段,大豆对肥水的需求达到高峰,科学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阶段 | 需肥需水比例 | 管理措施 |
---|---|---|
苗期-分枝期 | 氮肥为主 | 促进幼苗生长,为后续开花结荚打下基础 |
开花结荚期 | 氮磷钾平衡 | 喷施控旺剂,促花增荚,抗倒伏 |
鼓粒期 | 磷钾为主 | 喷施磷钾肥料,提高产量与品质 |
大豆作为豆科作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但为了提高固氮能力,建议施用钼肥。
在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大豆耐旱能力和降低产量损失是生产中的重要任务。施用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和氧化损伤。
大豆鼓粒期根外喷肥,能有效缓解大豆需肥与供肥的矛盾,加速同化产物的积累、转化和运输。这一阶段的喷肥,可促进养分向籽粒转运,减少和避免秕粒,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在大豆鼓粒期,喷施磷钾肥料的效果尤为显著。据试验,喷施0.5%尿素+0.4%磷酸二氢钾+0.1%硼砂+0.1%红糖混合溶液,隔7天再喷一次,对减少秕粒,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连喷2~3次,一般可增产12%~15%。
浇水也是大豆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管理措施。根据土壤水分情况,适时浇水,以保证大豆根系发达不早衰,花多、荚多、粒多、粒重,群体合理不倒伏。
间苗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环节。通过间苗,使幼苗分布均匀合理,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消耗,使幼苗发育均衡健壮,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在大豆鼓粒期,科学喷施磷钾肥料,合理浇水,间苗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在黑龙江省的广袤黑土地上,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种植户关注的焦点。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喷施磷钾肥料已成为大豆增产提质的新趋势。
精准施肥,大豆苗期管理关键处于苗期至分枝期的春大豆,在黑龙江九三垦区已经进入开花结荚的关键时期。此时,大豆对肥料的需求达到高峰,需肥需水尤为重要。种植户在管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大豆的生长状况,采取促控结合的策略,确保高产田以控为主。喷施控旺剂,不仅能促进花多、花早、花壮,还能增强抗倒伏能力。当叶片颜色变为老绿,中午叶片出现萎蔫时,要及时进行小水沟灌,防止干旱导致落花落荚。
在大豆鼓粒期喷施控旺剂,是增产最显著的方法之一。根据袁老师农技服务原创视频,该技巧已被验证,播放量高达76097次。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促进结荚多,还能使籽粒饱满,为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磷钾肥料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大豆鼓粒期对磷、钾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只是,耕层以下土壤中的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较弱,导致大豆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不协调,容易造成营养不足和早衰。因此,科学施肥,确保养分充足,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气象局助力秋作物增产增收山东省齐河县气象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深入80万亩高标准粮田和20万亩“吨半粮”示范区,开展秋作物苗情、墒情、病情调查,为秋作物“把脉问诊”,助力增产增收。目前,齐河县126万亩秋作物正值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豆生长中后期浇水策略建议使用钼源库1升拌种,确保种子全部沾湿。叶面喷施时,建议与硼源库一起使用,硼源库是一种入水速溶的高效硼肥,能促进开花授粉,提升结实率。一般情况下,建议钼源库20毫升+硼源库20克兑水30-60斤喷施。
研究显示,氯化胆碱能够促进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显著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细胞个数和栅海比值,改善产量品质。在始花期叶面喷施氯化胆碱,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增产幅度可达2.3%。
间苗与防治病虫害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