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猪价格跌破6元,创近年新低
据最新数据显示,在全国可检测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外三元生猪价格以跌为主,涨幅最高仅为贵州省的0.09元/斤。其中,黑龙江省生猪价格更是跌破近年来的新低。
地区 | 生猪均价 | 变化 |
---|---|---|
哈尔滨 | 13.02—13.89 | 下跌 |
齐齐哈尔 | 13.13—13.83 | 下跌 |
牡丹江 | 13.14 | 下跌 |
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报道,2021年6月16日,黑龙江省大猪均价下跌。节后需求回落,加之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阶段,猪价持续明显走跌。
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养殖户集中抛售出栏,造成生猪上市量集中。
当前蔬菜价格比较实惠,气温升高,猪肉消费不景气,市民和企业购买意愿下降。
市场供应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跌。
此外,生猪供应增加和季节性需求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我省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情况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支持规模化养殖。2012年新建及改扩建生猪养殖场1200个,黑龙江省生猪规模化饲养达到一定程度。
春节过后,哈尔滨市生猪价格一降再降,养猪户卖一头赔150元左右。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压缩成本等措施,虽然不赚钱,但还不至于赔钱。
据畜牧局数据显示,全省生猪均价已跌破每市斤6元,重回6元时代。这对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应对策略建议
调整养殖结构,减少生猪养殖规模。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成本。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出栏时间。
养殖户需积极应对,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现状:猪价跌跌不休,养殖户苦不堪言案例: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在2021年调整了养殖结构,将生猪养殖比例从原来的80%降至60%,转而增加肉牛和肉羊的养殖。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科学管理,养殖场的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传统销售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养殖户可以尝试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如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销售猪肉产品。同时,可以与餐饮企业、学校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销售渠道。
案例:黑龙江省某养殖户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平台发布猪肉产品信息,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同时,与当地餐饮企业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猪肉,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
科技创新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养殖户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优化饲料配方、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式,提高养殖效率。
未来展望:共渡难关,寻求可持续发展面对生猪市场行情的波动,养殖户们需要共同努力,共渡难关。通过调整养殖结构、拓展销售渠道、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养殖户可以降低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