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断奶窝重,需关注营养、管理及健康
仔猪的断奶窝重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而其提升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下将从营养、管理和健康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如何提高仔猪断奶窝重。
营养是仔猪成长的基础,合理的营养搭配对提高断奶窝重至关重要。
初生重与饲料配比仔猪的初生重与成活率密切相关。一般初生重在1.0千克以下的仔猪死亡率较高。因此,提高初生重是提高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在饲料配比上,要保证仔猪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充足。
营养成分 | 推荐用量 |
---|---|
蛋白质 | 20%以上 |
脂肪 | 3%以上 |
氨基酸 | 赖氨酸1.1%以上 |
矿物质 | 钙磷比例1.5:1 |
仔猪的饲喂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合理调整。一般初生仔猪应采用人工哺乳的方式,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养。因为仔猪的成长,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
每天在仔猪活动高峰的三个时间段添加饲料,如早上7:00-9:00、下午2:00-3:00、晚上7:00-9:00。
哺乳期管理
保证哺乳母猪的营养充足,提高泌乳量。
做好产前保健,预防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
加强仔猪保温,提高成活率。
断奶后的仔猪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加强管理以降低其死亡率。
逐步降低温度,适应室外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利用率。
做好疾病预防,降低疾病发生率。
预防疾病针对仔猪常见的疾病,如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流行性腹泻、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合理用药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优化断奶仔猪窝重的饲养策略
在仔猪出生后的早期阶段,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仔猪断奶前,合理的营养管理能够显著提升仔猪窝重。
仔猪出生后7天左右开始喂食,这个阶段不仅为仔猪提供充足营养,还有助于其消化道的发育。值得注意的是,饲料的添加需谨慎,过量可能导致下痢,影响生长。例如,在某地区的一户养猪场,通过严格控制饲料添加量,仔猪断奶窝重提升了15%。
提高哺乳母猪的营养水平是关键。免疫接种和补铁、补硒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贫血和腹泻,确保仔猪健康。以某养殖户为例,通过优化母猪饲料配方,其仔猪断奶窝重提高了20%。
仔猪生长发育迅速,饲料利用率高。实验表明,同窝仔猪断奶体重相差0.5千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肥育结束时体重相差5千克。因此,提高断奶仔猪的窝重至关重要。在某规模化养猪场,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断奶仔猪窝重提升了25%。
建立高产母猪群在一定时期内,母猪胎次不同,产仔率有明显差异。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以一至二胎的母猪占母猪群的30%~35%为宜。例如,某猪场调整了母猪胎次结构,使断奶仔猪窝重提高了10%。
妊娠期前75天,喂料量控制在1.8千克以内,以免受精卵被重新吸收。妊娠75~100天,饲喂量应为2.0~2.3千克。妊娠100~112天,增加喂料量至3.3~3.5千克。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病的免疫注射,确保母体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哺乳期对母猪的营养消耗较大,要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增加采食量,保证母体营养需要,增加泌乳量。产后5天内适量限饲,产后一周应敞开供应,产乳高峰时每日每头哺乳母猪采食量可达7千克以上。
仔猪出生前后的管理仔猪出生前可用0.05%的高锰酸钾温水清洗母猪的乳房及外阴;仔猪出生后立即撕开胎膜,擦干胎液,并及时清理仔猪嘴及鼻腔内的胎水和黏液。脐带在离腹部2~3厘米处结扎,剪断脐带时需用碘酊消毒。
7~10日龄时,仔猪喜欢啃咬较硬物体,这时可使用香甜的颗粒饲料诱导仔猪尽早采食。补料应在每天仔猪活动高峰时进行,料槽设在位置醒目仔猪很容易找到的地方。仔猪有不吃剩料的习惯,开始时应尽量少给,以每窝不超过50克为宜。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断奶仔猪窝重,实现养猪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