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前管理:关注母猪临产前的饲养、护理和疾病预防
母猪产前管理是确保母猪和仔猪健康的关键环节。它涵盖了从母猪的饲养、护理到疾病预防的全方位工作。
时间阶段 | 饲养要点 |
---|---|
妊娠后期 | 提高营养需求,每日供给哺乳母猪料2.5~3.0千克 |
妊娠80天 | 通过加喂精料加强营养,以青粗饲料为主 |
临产前 | 逐渐降低饲料中营养水平,按饲养标准饲养 |
清洁干燥的产房环境
保温灯和保温箱的准备
仔猪出生后的护理
消毒工作:产房的消毒,保持消毒液浓度,无死角喷洒
药物保健:产后当天肌注恩诺沙星预防炎症
疾病监测:及时诊断、治疗、控制和预防繁殖疾病
案例分析某规模化猪场通过优化母猪产前管理,将母猪产前健康评估、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做到了位,有效提升了仔猪的成活率。据该猪场负责人介绍,实施改进措施后,仔猪成活率提高了10%,为猪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母猪妊娠后期,特别是临产前的一个月,胎儿发育迅速,同时母猪还需为哺乳期储备养分。这时,母猪的营养需求极高,每天应提供2.5至3.0千克的哺乳母猪料。在母猪体质恢复后,应逐渐降低饲料中的营养水平,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养,以青粗饲料为主。在妊娠80天时,通过增加精料摄入来加强营养。
在妊娠舍中,如果来不及对母猪的进食进行相应调整,饲料的调整应在产前2至3天完成。否则,母猪可能会出现乳房炎、子宫炎以及泌乳不足等问题。在母猪产前的10至15天,应逐渐更换饲料,以防止产后突然更换饲料导致猪只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产房准备与消毒产房对母猪和仔猪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产房环境脏乱、寒冷或湿度大,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对猪场造成不良后果。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在母猪临产前,应对产床和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无死角喷洒消毒液。
仔猪出生后的护理仔猪出生后,应立即使用干净的毛巾将仔猪口鼻中的粘液擦干净,并在仔猪身上洒上干燥粉,帮助其干燥。在距离仔猪脐带根部3至4厘米处,用指甲将脐带掐断,并用5%碘酊进行消毒。正常母猪的产程为4至6个小时,如果超过6小时,应考虑进行助产。
母猪产后,应立即进行护理,包括环境卫生的准备工作。产后当天,应肌注恩诺沙星10ml/头,以预防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炎等炎症。同时,应确保母猪有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其恢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