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寄生虫疾病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石斑鱼养殖产业
疾病名称 | 发病特征 | 防治方法 |
---|---|---|
白斑病 | 体表出现不规则白斑,严重时白斑连片,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死亡后胸鳍僵直伸向前方。 | 用鱼赋康+乐活素拌料,连用3-5天。 |
烂尾病 | 体表失去光泽,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失去平衡。 | 放苗前用生石灰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用福尔马林或硫酸铜溶液浸泡病鱼。 |
指环虫病 | 体表失去光泽,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 | 用敌百虫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病鱼。 |
瓣体虫病 | 体表出现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游动缓慢。 | 用福尔马林或硫酸铜溶液浸泡病鱼。 |
近年来,石斑鱼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只是,因为养殖密度的增加和海水养殖环境的恶化,石斑鱼寄生虫疾病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石斑鱼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特征
1. 白斑病
白斑病是对石斑鱼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一般发生在密度较密和网箱养殖的环境下。发病特征表现为: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白斑,严重时白斑连片,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死亡后胸鳍僵直伸向前方。 烂尾病是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类疾病,发病特征表现为:病鱼体表失去光泽,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失去平衡。 指环虫病是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类疾病,发病特征表现为:病鱼体表失去光泽,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 瓣体虫病又叫做石斑鱼白斑病,石斑鱼瓣体虫是主要病原,一般寄生在石斑鱼的鳃、体表和鳍上。当石斑鱼被感染后,体表会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甚至会扩大连片,此时病鱼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防治方法:用鱼赋康+乐活素拌料,连用3-5天。 防治方法:放苗前用生石灰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用福尔马林或硫酸铜溶液浸泡病鱼。 防治方法:用敌百虫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病鱼。 防治方法:用福尔马林或硫酸铜溶液浸泡病鱼。 保持养殖水域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避免过度放养,保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定期对养殖水域、网箱和饲料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4. 加强鱼苗筛选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鱼苗进行养殖。石斑鱼,作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效益与病害防控息息相关。在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寄生虫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影响鱼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大批死亡。本文将围绕石斑鱼养殖寄生虫防控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疾病有白斑病、烂尾病、指环虫病、瓣体虫病等。其中,白斑病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一般发生在密度较密和网箱养殖环境下。发病时,石斑鱼体表会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会扩大连片,导致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白斑病的防治, 应加强鱼苗的筛选,避免引进携带病原的鱼苗。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池塘或网箱进行消毒,可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发病后,可用鱼赋康+乐活素拌料,连用3-5天即可。
烂尾病的主要原因是放养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换水量少且不及时。因此,应严格控制放养密度和饵料投放量。治疗感染的石斑鱼鱼苗、鱼种,可用浓度3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成鱼感染时,可以用浓度2ppm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泡4-5分钟。
指环虫病防治方法包括:将病鱼用0.6ppm的敌百虫或淡水浸泡5-10分钟,每2-3天处理一次;用病鱼在浓度3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4小时可有效去除石斑鱼鳃上的指环虫。
瓣体虫病防治方法包括:放苗前用生石灰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合理控制放养密度;网箱养殖或池塘养殖中爆发该病时,可将石斑鱼在0.01%~0.015%浓度的福尔马林海水中药浴1小时,每隔3-5天处理一次;将冰醋酸与过氧化氢按1:3的比例混合,然后稀释成5000-10000倍液,将病鱼在其中浸泡30-60分钟。
三、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