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鳙鱼,又称花鲢

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别名花鲢、胖头鱼、黑鲢等,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类之一,主要栖息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它以其独特的体型、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养殖方式,成为了我国渔业的重要支柱。

鳙鱼,又称花鲢
鳙鱼的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中上层鱼类,常栖息在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中上层
水温 喜高温,最适水温25~30℃,摄食水温13~38℃
食性 杂食性,主要以滤食水中的微生物为主,腐烂的草叶及小鱼、小虾也是口粮

鳙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鳙鱼中含蛋白质15.3克、脂肪0.9克。另外,鳙鱼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

鳙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广西自治州的凤滩水库,通过网箱养鱼的方式,年总产量可达14.9万公斤,亩平产量高达4843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鳙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与其他食品搭配用来治疗鼻窦炎、牙龈肿痛等疾病。此外,鳙鱼的鱼脑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

鳙鱼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清蒸、红烧、炖汤等。

配方:鳙鱼头500克,川芎5克,白芷3克,葱、姜、胡椒粉、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川芎、白芷水煎10分钟,去渣取汁;鱼头去鳃,清洗,连同葱、姜、胡椒粉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和入药汁,加盐调味,稍煮。分早、晚2次吃鱼肉喝汤。

鳙鱼:长江流域的绿色财富秘密

在长江流域,有一种鱼,它不仅美味可口,更是一种绿色财富的象征。这种鱼,就是鳙鱼,也被称为花鲢、胖头鱼。鳙鱼,作为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在我国分布极广,从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都可见其身影。

鳙鱼,又称花鲢

鳙鱼,栖息在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中上层,偏爱高温环境,最适水温在25~30℃之间。它们以浮游生物为主食,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也吃一些腐烂的草叶和小鱼、小虾。鳙鱼的摄食习性,使其在长江流域的水体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鳙鱼的生长周期较为独特,催产季节通常在5月初至6月中旬,成熟个体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饲料充足,1岁龄的鳙鱼可重达0.8~1公斤。

鳙鱼的养殖,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优质鱼产品。在长江流域,鳙鱼的养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鳙鱼性温,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食,食用过多容易引发疮疥。此外,鱼胆有毒,不宜食用。

因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鳙鱼的养殖和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未来,长江流域的鳙鱼养殖,将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同时,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绿色财富。

鳙鱼,作为一种长江流域的绿色财富,其养殖与消费前景广阔。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绿色财富在未来的发展中,能为更多的人们带来福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