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红薯种植户因手工粉条热销,收入显著提升

周口太康:手工红薯粉条成增收“金条”

红薯种植户因手工粉条热销,收入显著提升
年份 红薯种植面积 红薯粉条产量 农民人均收入
2019年 5000 200 10000
2022年 10000 800 15000

手工红薯粉条,这种看似简单的农产品,却在太康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人们,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将红薯变成了一道美味佳肴,更是把家乡的特产变成了致富的“金条”。

大石柱子乡东梨园村,这个有着百年手工制作红薯粉传统的村庄,正是这一现象的缩影。近年来,他们依托这一传统,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红薯种植及红薯粉加工等农产品生产,投资35万元,购置了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清芳是东梨园村的村民,自从注册了中国365农业网后,她每天都会登录网站,查看海量的供求信息。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一条求购手工红薯粉的信息,便立即联系了客户,成功签订了100斤的买卖。这次的成功销售,让清芳坚定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红薯粉的信心。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夏集镇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薯类制品产业链,主要生产红薯淀粉、红薯粉条和红薯粉皮等。夏集粉条已进入周边各大超市,网上销售也日益红火,年销售额达百余万元。

除了销售渠道的拓宽,村民们对红薯种植品种和粉条制作品质的坚守,也是红薯粉条热销的重要原因。高台村的红薯种植户杨道健高兴地告诉记者:“村里本来就有种植红薯、制作粉条的传统,现在手工粉条也很受消费者欢迎,口感好,价格不错。”

在红薯种植方面,太康县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了红薯产量和品质。同时,村民们坚持手工制作粉条,保证了产品的独特口感和品质。

如今,红薯粉条已经成为太康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红薯粉条产业带动了当地5000多户农民增收,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比2019年增长了50%。

从红薯种植户因手工粉条热销,收入显著提升。过渡到手工粉条热销,红薯种植户收入翻番案例解析,我们开始新的讨论。

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一项传统的手艺正焕发新的生机。当地农民通过手工制作红薯粉条,不仅让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径。

红薯种植户因手工粉条热销,收入显著提升

清芳的父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红薯种植户,他承包了村里的10亩荒地,专门种植红薯,为制作红薯粉提供原料。如今,清芳的父亲将红薯种植规模扩大到30亩,年产量达到10万斤,收入翻了番。

同时,太康县还通过举办红薯粉条制作比赛、推广优质品种等方式,不断提升红薯粉条的品质和知名度。如今,太康县的手工红薯粉条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面对未来,太康县将继续加大对红薯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同时,太康县还将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的模式,拓宽销售渠道,让红薯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