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春季农机市场升温难,受气候、农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三大因素影响

今年春天的农机市场堪称“门前冷落鞍马稀”,与迅速升温的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因素导致春季农机市场升温难。

春季农机市场升温难,受气候、农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三大因素影响
一、农民不确定种什么?

例如东北区域,整体结构调整方向基本明确:灌溉条件充足的地块由玉米改种水稻,灌溉条件一般的地块改种大豆、花生,灌溉条件相对较差和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还是以种植玉米为主……大思路有了,但是很多用户仍在反复纠结,大规模改变种植结构,也很容易造成粮食结构失调,比如,去年下半年黑龙江出现的“稻强米弱”现象,稻谷和大米价格不对称,造成粮食加工企业停产,收购停滞,粮户手中有粮无处销售,令大家心有余悸。对于种粮大户来讲,种植结构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要慎重考证,今年不少包地大户选择了经营其他行当,致使一些区域农户的土地租不出去,优质土地包租价格也由原来的600-800元/亩落到了400-500元/亩,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因为季节转换脚步的日益临近,农时不容错过,“农民不确定种什么”的现状或许会逐渐明朗起来吧!

3月份,一直以来是农机制造企业的传统旺季,春耕、三夏时节的储货战役都全部打响,而笔者在一家国内知名的企业车间里,没有见到像往年一样双班满负荷生产的景象,只是单班生产;而在几家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里,生产基本上无法正常进行;在相对繁忙的拖拉机生产企业里,主要品类集中在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但是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没有满负荷生产。与之极不协调的是,由于环境治理限产,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配套企业转向工程机械等因素影响,农机制造企业面临着部件供应不足、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的考验。与此同时,在进行转型升级的中小农机企业,在产品研发改进的征途上负重前行,阻力重重。农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节奏是和市场变化密切相关的,从中微观的角度上讲,农民、农机手、经销商、制造企业等各环节的协同才能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这个环节值得价值链上各个单元的高度关注。

那些通过超高手段把价格降到冰点的机器,尽管用户知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还是去尝试购买了。粗略估计,这种闲置农机中,大中型拖拉机约10万台,联合收割机约3万台。在近两年活跃的二手机中,仅拖拉机就有超过2万台的量,这也是直接蚕食新机销售份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大马拉小车大约又有2万台的量,加之总体购买力下降,大型企业出现较大下滑的影响因素就更加明显了。拖拉机如此,收获机械也是如此,甚至一些热点产品如烘干机、插秧机、秸秆打捆机等,都有同样的境遇:产能过剩了、价格下降了、利润挤压了、农民还没钱或者不愿意购买了。因此,带来了整个市场的不景……

四、气候因素

春耕秋收等农忙季节前是农机销售的旺季,且为集中使用期。近年来,由于补贴对农机市场的拉动作用明显,农机市场启动时间也受到补贴发放时间影响……

今年,大部分经销商进货也遭遇了反复掂量、前后衡量的困扰,面对种植结构深度调整的现状,必须减少传统品类的货源准备,可是,农民种植什么都没有确定,进什么样的农机也就自然无法确定下来,况且,对于不少的经销商来讲,一些新型农机产品的进货来源也需要重新考察。不确定卖什么,就无法提前备货,就无法实现农机流通业务的有序运营,市场启动推迟就绝非偶然了。

严格防控系统性风险。利好因素固然不少,但是利空因素也不少,比如农业种植结构持续调整、国内传统农业竞争力低下、农机产业发展“空窗期”、技术创新与工艺突破乏力、供需结构失衡、区域机械化发展不同步等等。 2019年国内农机产业面临的利好、利空并存,稳中偏松、稳中向好仍然是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

春耕备货,对于任何一个农机经销商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今年春季的农机市场却一改常态,卖货的人比买货的人都多!某农机大市场的一名经销商这样说,市场启动不如往年,该地整个大市场的农机商品自然比往年少得多。

对于农机制造企业而言,整体制造规划全部来源于市场和用户需求,战略规划可以不变,但是适时的经营规划是因为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的,进入3月份,许多农机制造企业的年度计划被打乱了,原因就是市场需求远未达预期。

自去年开始,因为种植结构调整和粮价市场接轨,作为主要调减目标的玉米价格直线下降,以种植玉米为主的东北、内蒙、黄淮海等区域用户收益明显下降,造成用户购买力严重不足,同时,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农民至今还在反复思量应该种植什么作物,反复纠结导致用户投资方向的不明确,农机购买的需求自然被搁置。

从2014年开始,中国农机市场有所下滑,业内人士有三大原因导致了当前的局面。2016中国国际农机展近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展会以供给……

也没有稳赚不赔的产品。涨有具体原因,跌有叠加因素。农机市场面临的阶段性低迷形势,是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产业升……

对于农资生意那是年年难做年年做,天气因素、农资行情以及农产品价格是决定农资生意的三大因素,可能农资人对这些每年都会出现的因素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尽管2018年农机市场的一直处于低迷运行区间,但是农机人坚守与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未停止过,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9年,农机市场更是面临了多方因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颓势延续还是能够反弹爬升?时下,国内农机产业调整升级的进程已经进入“深水区”,这个区间,用……

粮食价格不稳定,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农民种地不挣钱,同理,农机手效益就不好,投资农机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中低端产品市场存量饱和,传统品类依靠梯队更新,消费量降低,而同时,高端化、大型化、特需化设备国内制造供给不足,进口产品价格高企,农民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不足,消费乏力;三是,国内……

年份 农机产品销量
2014 228.15
2015 220.15
2016 215.15

通过分析春季农机市场升温难,受气候、农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三大因素影响。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农机市场回暖,农民购机意愿增强。

春意盎然,农机市场却似乎并未迎来应有的热闹。今年,农机市场的回暖显得格外艰难,农民购机意愿的增强似乎也并未如预期般显著。本文将深入剖析农机市场回暖背后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农民购机意愿的纠结
春季农机市场升温难,受气候、农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三大因素影响
制造企业面临挑战 二手农机市场冲击 经销商面临困境 应对策略

面对农机市场回暖难的局面,农机制造企业、经销商和农民都需要积极应对。企业应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经销商应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降低库存风险;农民则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机产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农机市场回暖的春天终将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