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黄粉虫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是关键环节

黄粉虫养殖:病害防治,关键中的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黄粉虫可能遭遇螨害或病害,特别是在每年的7至9月份,饲料中的螨卵可能引起螨害。

黄粉虫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是关键环节

黄粉虫,又名大黄粉虫、黄粉甲、面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族,分布于我国各地。它是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主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掌握好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黄粉虫繁殖的速度,虫体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

一、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如非进入室内不可的人员,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二、在黄粉虫的生活史中7~9月份螨害易发生,饵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黄粉虫饵料在此季节要密封贮存,米糠、麸皮、土杂粮面、粗玉米面最好先爆晒消毒后再投喂。

另外一点也不能忽视,掺在饵料中的果皮、蔬菜、野菜不能太湿了,因夏季气温太高易导致腐败变质。还要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饲养箱内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发现饲料带螨,可移至太阳下晒5~10分钟即可以杀灭螨虫。还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溶料喷洒饲养场所,如墙角、饲养箱、喂虫器皿,或者直接喷洒在饲料上,杀螨效果可达到80%~95%以上。但是,最好的方法是科学养虫,才是杜绝螨害发生的有效途径。

常见病害

黄粉虫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螨害或病害。对于天气潮湿的地区要适当增加筛粪次数,要1天或2天喂料一次,以养殖箱中略有剩余为好,这样也可以减少虫粪的积累。

病害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干枯病 病虫头尾部干枯,重者发展到整体干枯而死 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而致。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箱放至较凉爽通风的场所,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
黑体病 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重者虫体变黑、软、烂而亡 饲养场所空气潮湿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喂青菜数量,清理病虫粪,开门窗通风散潮,调解适宜的温度,及时取出变软变黑的病虫,并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箱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饲。
螨虫病 在饲养室内的空气湿度太大、且温度过高,导致了投放的饲料产生腐败现象引发细菌滋生或是饲料本身就不够干净 要及时通风,调节饲养室的温度和湿度,并及时的清理掉吃剩下的食物残渣。

黄粉虫的天然敌害有老鼠、蚂蚁、蟑螂、蟾蜍、鸡、鸭、鹅和狗,在庭院暂养时尤要加以注意和防范。

黄粉虫养殖过程中,如何应对病虫害成为了关键问题。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防治黄粉虫病虫害。

黄粉虫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是关键环节

某养殖户发现,其黄粉虫出现了干枯病。发病原因主要是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过少。针对这一情况,养殖户采取以下措施:调整饲养环境,将饲养箱放置在较凉爽通风的地方;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保持饲料充足;适时洒水降温。通过这些措施,养殖户成功控制了干枯病的蔓延。

加强病虫害监测,提前预警

优化养殖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黄粉虫免疫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9148.html